徐玉娟

作品数:13被引量:4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学翻译可接受性创造性叛逆叛逆译者主体性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苏外语教学研究》《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接受美学视角下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以美国寒山热为个案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91-93,共3页马佳佳 徐玉娟 
作为一种文艺批评理论,接受美学将研究重点由传统的以作家为中心或以文本为中心转向了以读者为中心,突显了读者在文学作品接受方面的作用。文章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盛行的寒山热为例,列出读者和接受环境创造性叛逆的理据,从接受...
关键词:接受美学 读者反应 创造性叛逆 寒山诗 
《洛丽塔》的二元解构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73-76,共4页芮兰 徐玉娟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开后现代主义之先河,一经出版就因其性主题而备受争议。《洛丽塔》看似情色小说,实则揭示了人类心灵深处的欲望、贪婪与黑暗,巧妙地展现了生活的部分真相以及人们所面临的困境。德里达的二元解构策略有...
关键词:解构主义 二元论 《洛丽塔》 
从自我否定到自我寻回——浅析《紫色》中的妇女主义
《作家》2010年第22期22-23,共2页徐玉娟 王欢 
艾丽丝·沃克是美国当代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她提出了"妇女主义"(Womanism)这一独特的思想概念。《紫色》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对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它主要描述了女主人公茜丽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下,从对自我的否定到寻回自...
关键词:《紫色》自我否定 双重身份 妇女主义 
译者主体性与唐诗英译——李商隐诗作英译的个案分析被引量:7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54-61,共8页徐玉娟 束金星 
唐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精品,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经久不衰,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作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通过国内外诸多名家的翻译,唐诗在英语文化圈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传播;然而,唐诗的译介仍然面临挑战,这源于诗歌翻译是选择的艺术,而...
关键词:唐诗英译 译者主体性 哲学阐释学 李商隐诗作英译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被引量:8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104-107,共4页束金星 徐玉娟 
Stephen 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机制不仅影响母语习得的效果,也对第二语言习得发挥作用。“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语言输入的作用在于激活这种机制。但“输入假说”也有偏颇之处,我们不应将语言习得完全归功于语言输入...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二语习得) 语言能力 语言输入 语言输出 
散文翻译中的审美阅读与审美再现——Rural Life in England译文评述被引量:1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59-65,共7页徐玉娟 束金星 
翻译实践证明,译者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和翻译观念的不同直接影响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具体操作,忠实地译出散文的内涵与风格殊为不易,而是否能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作读者相似的审美信息和审美感受应作为评判译文高下的重要标准之一。译作之美...
关键词:散文 文学翻译 译者 审美 再现 
科技隐喻的认知理据解读被引量:6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79-84,共6页束金星 徐玉娟 
江苏大学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隐喻的文化与认知特征研究"(1251150006)
隐喻化是语言的普遍特征,隐喻性思维是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之一,是构成科学类比和科学范 式的本质思想基础。通过发挥其独特的“链接”和“转换”功能,隐喻不仅丰富了科技语体,也加深了我们 对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理解。隐喻作为新的科学事...
关键词:隐喻性思维 科技隐喻 认知 创新 
英汉思维差异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被引量:1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60-63,共4页束金星 陈红 徐玉娟 金春霞 
江苏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英文写作中的思维差异"研究成果(项目代码:1653009907)。
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英语写作一直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但多年来大学生的写作水平仍远未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入手,通过英汉思维模式的对比以及两种语言特点的分析,揭示英汉思维差异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
关键词:思维差异 大学英语写作 途径 
从隐喻式认知看情感隐喻被引量:12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83-86,共4页束金星 徐玉娟 
江苏大学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 (JDR2 0 0 30 2 2 )
隐喻不仅是语言内部的修辞现象 ,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在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思维的隐喻性孕育语言中的隐喻 ,而语言中的隐喻是认知活动的工具与结果。情感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 ,是不同语义域互动的产物。
关键词:隐喻 认知 思维 情感隐喻 修辞 语言 
试论语篇知识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1
《保山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84-87,共4页束金星 徐玉娟 
语言交际总是以语篇的形式出现的,因为语篇是传达信息的载体。对于语篇的理解和分析,只能放在特定的交际活动框架下进行,并与这一框架相联系。作为交际能力培养的一种重要形式,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必须引入语篇知识。即:注重文化背景知识...
关键词:听力教学 语篇 背景知识 语篇模式 信号词 词汇衔接 语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