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秀玲

作品数:9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宁波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别里科夫研习《装在套子里的人》《祝福》教材建议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书香满园育幼苗——宁波中学开设阅读课的探索、实践与成效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第29期48-49,共2页张丹捷 俞秀玲 
2008年,浙江省宁波市全面启动"书香校园"工程。"书香校园"工程也随之成为宁波市学校装备管理与电化教育中心重点推进的八项工程之一,其宗旨是创设优质条件让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用书香熏染人格,用文化启迪智慧,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宁波市 阅读 校园环境建设 中学 幼苗 电化教育 装备管理 图书馆建设 
文本研习: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中国民族教育》2010年第11期32-34,共3页俞秀玲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至五册的课文,未加﹡的共有76篇(首),其中教材编者建议用"文本研习"课型教学的有57篇,这说明编者的一种导向,即"文本研习"应该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方式。
关键词:文本 研习 对话 师生 课堂教学 苏教版 编者 课文 
扬屈原未必要抑渔父——《渔父》主题再审视
《语文学习》2010年第1期37-38,共2页俞秀玲 
《渔父》是苏教版必修五中的一篇课文,教材建议的教学方法是“问题探讨”。在授课时,我主要请同学讨论了这样两个主问题:①文章通过对话.塑造了两个怎样的人物形象?②屈原和渔父,你更欣赏谁?一个指向文本解读,一个指向鉴赏评价。
关键词:《渔父》 屈原 再审 教学方法 教材建议 人物形象 文本解读 鉴赏评价 
“文本研习”课型的几组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09年第12期22-24,共3页俞秀玲 
苏教版必修一至五册的课文.未加*的共有76篇(首),其中教材建议用“文本研习”课型教学的有57篇。姑且不论“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三种课型的划分是否合理.但至少说明了编者的一种导向.即“文本研习”应该是课...
关键词:研习 文本 课型 关键词 “问题探究” 课堂教学 教材建议 苏教版 
叙事学视角下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解读被引量:3
《语文学习》2009年第3期37-39,共3页俞秀玲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和平的祈祷”专题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因为借助于“我”的心理感受来展开叙述,使读者和小说之间产生了距离感,再加上大量的...
关键词:解读 叙事学 高中语文 故事情节 心理感受 环境描写 苏教版 “我” 
跨越时空的比较——《祝福》和《装在套子里的人》人物形象比较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2006年第3期4-6,共3页俞秀玲 
  <祝福>和<装在套子里的人>分别出自东西方两大文学家鲁迅和契诃夫的笔下,文章的作者同样都具有冷静的医生的眼光,文章的背景同样是需要精神启蒙的社会现实,小说中的人物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却有诸多可以比较之处.……
关键词:别里科夫 契诃夫 祥林嫂 《祝福》 形象比较 
感知诗歌意象 提高审美能力被引量:5
《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2期47-48,共2页俞秀玲 
关键词:诗歌意象 审美能力 中学 语文 教学方法 
从“可敬”到“可怜”——以讨论法分析《项链》女主人公形象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6年第2期44-44,共1页俞秀玲 
关键词:女主人公形象 《项链》 讨论法 可怜 学生参与 短篇小说 人生故事 授课方式 莫泊桑 虚荣心 
跨越时空的比较——《祝福》和《装在套子里的人》人物形象分析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06年第2期38-39,共2页俞秀玲 
关键词:人物形象分析 《装在套子里的人》 《祝福》 时空 受害者 别里科夫 一分为二 祥林嫂 统治 沙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