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巧华

作品数:9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市武昌区教研培训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品德与生活》感悟教学行为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湖北教育》《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与生活共成长——《当矛盾发生时》教学案例与评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0年第6期56-58,共3页吴卫东(执教) 梁巧华(点评) 
《当矛盾发生时》是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和长辈之间》的二级主题。本主题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和父母之间发生的矛盾。本课将两个三级主题——"爱的碰撞曲"和"学会沟通"合并在一课时完成,重点放在"学...
关键词:教学案例 矛盾 《品德与社会》 成长 生活 引导学生 五年级 鄂教版 
挥洒教学智慧 增添学习乐趣——课堂学习文化建设摭谈
《湖北教育》2006年第9期37-38,共2页梁巧华 
课堂学习文化的建设,只有通过创建一个真正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做出积极的行为反应,才能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才能使教学效果得以提高。
关键词:课堂学习 教学智慧 文化建设 学习乐趣 增添 学生需要 学习文化 课堂环境 教学氛围 行为反应 
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感悟《品德与生活》教学
《湖北教育》2005年第1期40-42,共3页梁巧华 
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一路探索着,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教学方式已从最初鹦鹉学舌式的模仿转向了注重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实效性,注重儿童的情感体验和发展需求。大...
关键词:课改 《品德与生活》课 教学行为 教师 教学思想 实效性 感悟 模仿 视角 学习 
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理性思考
《小学德育》2004年第24期14-16,共3页梁巧华 
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一路探索着、付出着、感悟着、收获着,教师们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教学方式的变革已从最初鹦鹉学舌式的模仿转向注重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实效性,注...
关键词:注重 品德与生活课 教学行为 教师 教学思想 实效性 情感体验 变革 感悟 理性思考 
谈学习活动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4年第11期29-30,共2页梁巧华 
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倡导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突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理念,并强调本课程教学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生活是一种无所不包...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学习活动 教学效果 主体人格 教育价值取向 教育家杜威 《品德与社会》 课程标准 教育工作者 社会学习 
谈学习活动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小学德育》2004年第20期11-12,6,共3页梁巧华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生活是一种无所不包的活动,其中既包括机体,也包括环境;既包括人们所做的、所追求的,也包括人们怎样活动和接受活动……”儿童是生活的主体,他们各自都具有独特的生活经历,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学习活动 小学 教学情境 自我教育 
转变教育观念 激活教学行业——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
《湖北教育》2004年第5期38-39,共2页梁巧华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观念对教学行为起着指导和统率作用。在课改的进程中,全新的课程理念、先进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和感悟,促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关注儿童生活,更加重视生活中的教育价值,更加着眼于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
关键词:教育观念 《品德与生活》 课程改革 小学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快乐的“读书郎”——新世纪版《品德与生活》第二册《上学真快乐》课例与评析
《湖北教育》2003年第15期6-7,共2页贺英 梁巧华 
在刚入学的孩子眼中,小学生活充满陌生而新奇的色彩。如何把握契机,在孩子心田中撒下爱学习、守秩序、会生活的种子? 片断一 (教室里,桌椅围成大圈,讲台暂被“弃置”在教室一角。黑板上贴着大幅教学挂图,上方用彩色粉笔写着:“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小学 新世纪版 《品德与生活》 第二册 《上学真快乐》 评析 教学片断 教学设计 
评价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谈思品课教师对学生答题后的即时性语言评价被引量:1
《湖北教育》2003年第3期46-47,共2页梁巧华 
课程改革在改变评价的功能上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在评价学生时不仅是注重结果,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方面。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行为应贯穿在整个教学活...
关键词:课程改革 小学 思想品德课教学 即时性语言评价 全面发展 主体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