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昌

作品数:18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省高邮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做功问题内力做功同学电磁感应现象带电粒子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学物理》《物理教学》《教学考试》《理科考试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PDCA机制下的高中级部管理
《现代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10期69-73,共5页王永昌 
扬州市重点培育“四有”好教师团队阶段性研究成果(20210113);江苏省第二批“四有”好教师省级重点培育团队阶段性研究成果(20220622)。
级部是学校进行教育管理活动的基本单位。随着高中学校办学规模的集约化,级部建设与管理直接关系到师生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本着合作与发展的理念,由具有共同愿景的教师组合而成“高品质级部共同体”,其核心成员为年级管理人员、备...
关键词:PDCA 级部共同体 教学管理 课程建设 学生指导 教师发展 
电场问题易错原因探析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2020年第11期9-11,共3页王永昌 
电场问题是同学们进入高中阶段学习以来第一次从场的角度来讨论的问题,由于没有电场实际现象的直接经验,很难在头脑中形成明确图景,导致极易受思维定式影响,出现分析题意模糊不清,应用概念和规律等知识解决问题不熟练、不肯定等错误。...
关键词:直接经验 电场问题 易错原因 高中阶段 思维定式 分析题意 概念和规律 走出误区 
“动态圆”给力 挖出临界特征被引量:1
《教学考试》2020年第31期12-15,共4页王永昌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临界问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也是难点。这类运动往往在临界情景方向出题,临界情景体现为粒子运动轨迹和磁场边界间的关系,所以分析出粒子运动轨迹和磁场边界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解题时采用作"动态圆...
关键词:动态圆 带电粒子 匀强磁场 粒子运动轨迹 临界问题 临界特征 高考 情景 
物理高考中应掌握的解题技巧
《理科考试研究》2019年第11期44-46,共3页王永昌 
解题技巧是一门学问和艺术,它包括遇到难题的冷静分析,审题的方式等.在遇到新情境、新模式、新问题时,可借助解题技巧找到解题思路,从而顺利求解问题.
关键词:解题技巧 模型 类比 通性通解 
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研究被引量:1
《中学物理》2013年第5期6-8,共3页王永昌 
目前“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已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和接纳,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条主线.“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就是把某课题教学内容转化为若干个不同层次或类型的问题,以问题为载体建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逐步完...
关键词:问题解决教学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实践研究 优化课堂教学 课题内容 教学内容 教育改革 教学流程 
交变电流“最易”出错的三个方面
《数理化学习(高三)》2013年第1期31-34,共4页王永昌 
交变电流是电磁感应的应用和延伸.高考对交变电流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考查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二是考查交变电流的图象和交变电流的四值;三是考查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四是考查变压器、远距离输电.一般试题难度...
关键词:交变电流 远距离输电 产生过程 电磁感应 试题难度 物理复习 变压器 同学 
带电粒子在三种典型电场中的运动问题例析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2年第7期28-30,共3页王永昌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是高考命题频率较高的一类问题,其难度一般在中等以上.考题涉及的知识不全为电场知识,还有力学的有关知识.这类问题对空间想象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是高考考查...
关键词:交变电场 运动问题 带电粒子 分类例析 空间想象能力 知识处理 高考命题 分析综合能力 
导体棒切割磁感线问题归类例析被引量:1
《数理化学习(高三)》2012年第1期26-29,共4页王永昌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导体棒切割磁感线问题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解此类型问题的一般思路是: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感应电动势,然后根据欧姆定律求感应电流,求出安培力,接着就是按力学问题的处理方法,如进行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及功...
关键词:磁感线 归类例析 切割 导体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电磁感应现象 感应电动势 感应电流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直线运动问题
《数理天地(高中版)》2011年第6期35-36,共2页王永昌 
1.有约束条件的直线运动 例1 如图1所示,质量为1kg的小球套在一根固定的直杆上,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现小球在F=20N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沿杆向上运动,已知杆与球间的动摩擦因数μ=√3/6,g取10m/s^2。试求:
关键词:直线运动问题 牛顿运动定律 动摩擦因数 水平面 小球 
巧用“全反力”分析斜劈受地面摩擦力的方向被引量:1
《物理教师(高中版)》2011年第6期15-15,17,共2页王永昌 
连接体问题是考试的一个热点,以静止的斜劈上放一个静止或运动的物体模型居多,而涉及到这个模型的问题中有一类问题是判断地面对斜劈静摩擦力的方向,解决这个问题往往需要用到整体法和隔离法.对斜劈受力分析发现,斜劈受到地球的重...
关键词:静摩擦力 地面 巧用 连接体问题 受力分析 运动 隔离法 整体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