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捷琼

作品数:18被引量:5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嘉兴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博弈农民工市场运作机制职业教育培训校本课程开发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小学教师培训》《教育发展研究》《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城乡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中国农村教育》2013年第7期58-61,共4页朱建人 谢捷琼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教育督导团于2008年12月3日颁布的《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摘要)——关注义务教育教师》对义务教育教师基本状况进行了分析。报告显示,2007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有专任教师907.7万人,其中县镇和农村的...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国家教育督导团 义务教育阶段 城乡 沿海发达地区 普通小学 普通初中 学历达标率 
以过程性评价促进探究学习的开展被引量:1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82-86,共5页叶丽红 谢捷琼 
浙江省教育厅立项课题(20060334)
理论界所倡导的探究学习在实践界却叫好不叫座。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以传统的方式评价探究学习,是制约探究学习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地运用过程性评价将有效地促进探究学习有效实施。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 探究学习 过程性 
论班主任在职校本培训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年第5期26-27,共2页谢捷琼 
班主任在职校本培训是指为了促进班主任的发展,由学校发起组织,主要在班主任工作中进行的一种在职培训形式。班主任在职校本培训有利于实现培训目标,生成班主任教师的实践智慧,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实施程序一般由建立组织、塑造愿景、...
关键词:班主任 在职校本培训 实施程序 
论校际联合开发校本课程被引量:4
《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5期40-43,共4页肖龙海 谢捷琼 
校际联合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全面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促进课程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但由于校本课程开发认识上的局限,致使这一开发途径在实践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与运用。校本不应局限于本校,个性离不开共性,基于这样的认识以及国内外实...
关键词:校际联合 合作 校本课程开发 
试论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校际合作被引量:5
《教育探索》2007年第3期24-25,共2页谢捷琼 肖龙海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开发,但是以学校为本位并不意味着每一所学校划地为牢、孤军奋战。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学校都已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走出学校的狭隘空间,打开校门,开放自我,学会与专家、家...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 校际合作 校际合作模式 
后现代视野中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被引量:1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36-39,共4页张红燕 谢捷琼 
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对二十世纪的课程开发、学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人们从后现代的视角反思"活动分析法"在学校教育中的缺陷时,往往视学生为"见物不见人"的"产品开发"的受害者。事实上,"活动分析法"的课程开发理论是一个时代...
关键词:科学化课程开发 活动分析法 后现代 
教学过程模式探讨被引量:1
《远程教育杂志》2006年第5期21-25,20,共6页William G.Huitt 谢捷琼 盛群力 
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探讨影响教学效能的各种因素便是途径之一。从卡罗尔提出“时间是学校学习最重要的变量”起,40余年采教学过程的模式围绕着教师、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种重要因素展开讨论。综合考虑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
关键词:教学过程 教学模式 教学变量 教学时间 教学效能 课堂教学 教育心理学 
以教育叙事优化新手型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第9期15-18,共4页谢捷琼 
教学效能感是影响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与专家型教师相比,新手型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在两个维度上与他们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教学效能感是在不断地实践与反思中获得发展的,恰恰在这一点上,教育叙事能够显示它的价值。在专家型教师或研究...
关键词:专家型教师 新手型教师 教学效能感 教育叙事 教学行为 
在表现性学习中促进学困生的转化与发展被引量:2
《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6期40-42,共3页肖龙海 谢捷琼 
对学困生人们一般是以考试成绩或教学大纲为标准来界定的,对学困生的转化也往往围绕这个方面做工作。在表现性学习看来,学困生的学习困难是局部的、暂时的、动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与方式,假如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与平台,激发他...
关键词:表现性学习 学困生 表现机会 多元智能 
论现代大学生对班干部的角色认知和行为动机
《嘉兴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21-125,共5页朱海伦 谢捷琼 汪小琼 
在考察嘉兴学院学生班干部工作态度的基础上,该文探讨了不同年级、性别的大学生在对待班干部社会角色的认知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为动机上的差异,从而试图揭示影响大学生选择当班干部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 班干部 角色认知 动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