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杰

作品数:7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海门市能仁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中考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不同解法《数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中小学数学(初中版)》《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上海中学数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借“题”发挥 从借鉴到创新——一道“新”题的编制历程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15年第4期23-24,共2页张浩杰 
原题(2008年台湾)如图1,坐标平面上有一透明片,透明片上有一拋物线及一点P,且拋物线为二次函数y=x2的图形,P的坐标(2,4).若将此透明片向右、向上移动后,得拋物线的顶点坐标为(7,2),则此时P的坐标___.思考1变平移方向.原题中"透...
关键词:“新” 编制 创新 借鉴 坐标平面 2008年 二次函数 点坐标 
与课本同行 融知识生长——2014年中考丽水卷第23题剖析
《上海中学数学》2015年第7期24-25,28,共3页张浩杰 
纵观近年的中考数学试题,总能在试题中找到课本习题、例题的影子.有些中考试题直接来源于习题或例题,有些中考试题来源于例题、习题的改编,而有些中考试题的结论、方法来源于课本.因此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是一切教学活动的统领,
关键词:课本习题 中考试题 同行 丽水 生长 知识 数学试题 试题来源 
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个结论再思考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14年第4期64-65,共2页张浩杰 
刘玉红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个结论及其应用》[1]中对反比例函数背景下的一个基本图形进行了充分挖掘,构建函数关系式中系数与定点三角形的面积之间的一个关系式,从而较快地求解中考中相关问题.受该文启发,若对问[1]中问题的部分条件...
关键词:比例函数 基本图形 函数关系式 玉红 三角形面积 交点线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学数学杂志 点形成 函数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1)”课堂实录与点评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3年第9期29-31,共3页张浩杰(执教) 徐强(点评) 
1.引言.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的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如何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这种问题意识?如何精心设置问题系列,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恰当的平台?一直是教...
关键词:一元二次方程 课堂实录 应用 教学培养 《数学》 提出问题 心理学家 问题意识 
一道概率题的不同解法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3年第9期41-42,共2页张浩杰 
试题:光明中学十分重视中学生的用眼卫生,并定期进行视力检测.某次检测设有A、曰两处检测点,甲、乙、丙三名学生各自随机选择其中的一处检测视力.(i)求甲、乙、丙三名学生在同一处检测视力的概率;(2)求甲、乙、丙三名学生中...
关键词:概率题 解法 中学生 用眼卫生 检测 视力 中考 
把课堂中散落的“珠子”串起来——一元一次方程复习课设计及反思
《初中数学教与学》2012年第8X期22-24,共3页张浩杰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指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结起来,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复习课是数学教学中常见的一种课型,由于它针对的范围是一个章节,或者一本书的内容。
关键词:复习课 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教学 不连贯 教育过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 课型 解题思路 建模能力 一元二次 
从“有效”走向“高效”——谈复习过程中的几个环节细节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年第8期5-5,45,共2页张浩杰 
复习过程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环节,也是教学效果从“有效”走向“高效”的重要途径。在复习过程中,只有以生为本,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激发学生对复习知识的强烈好奇心与探索欲望,才能保证复习课的“有效”甚至“高效”,才能...
关键词:复习设计 复习环节 复习效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