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880017)

作品数:18被引量:37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向明江淑玲曲霞张玉荣刘强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教师》《教育学报》《教育学术月刊》《全球教育展望》更多>>
相关主题:实习教师实习生实践性知识师范实习生理论性知识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教育实习中师徒互动模式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被引量:6
《教育发展研究》2022年第15期56-62,共7页张玉荣 陈向明 江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实习生与指导教师互动对其学做教师的影响(10YJA880017);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于越教育发展基金2020年度教育研究重点课题“教师跨界学习机制研究(JCJYYJ201901)”的部分成果。
教育实习中什么因素导致指导教师与师范生之间互动模式的形成?本研究借鉴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分析了师徒互动模式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结构性因素方面,作为规则的实习制度对实习各方责任界定不清,作为配置性资源的实习资金不...
关键词:实习生 指导教师 互动模式 影响因素 结构性因素 行动者因素 
师徒互动对师范实习生专业观念的影响——交换理论的视角被引量:17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第6期126-136,共11页江淑玲 陈向明 
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基地)一般项目"教研员指导教学的知识转化研究"(ZJJYX2014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知识转化与身份获得:实习生与重要他人互动模式研究"(10YJA880017)
师范生在实习时是如何学习的?他们与指导教师是如何互动的?师徒互动对他们学习教学有什么影响?——现有研究对这些问题鲜有深入探究。对现有实习制度安排下师徒互动中师范实习生专业观念的发展状况进行探索,有利于检验制度安排与师范实...
关键词:交换理论 情感 权力 师徒互动 
理论性知识向实践性知识的转化——实习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视角被引量:8
《教育学术月刊》2016年第6期73-77,95,共6页江淑玲 李梦瑶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编号:2015SB1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编号:10YJA880017)
借助质性研究方法,对一位实习教师的理论性知识向实践性知识转化的过程进行深刻剖析,从实习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看理论性知识的重要作用,从而反观理论性知识获得对实习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实习教师由理论性知识转化而来的实践...
关键词:理论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 转化 反思 
社会互动与身份认同——基于全国7个省(市)实习教师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6
《教育学报》2015年第4期55-66,76,共13页魏戈 陈向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知识转化与身份获得--实习生与重要他人的互动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10YJA880017)成果之一
教育实习是帮助实习教师形成专业身份认同的有效契机,实习教师与指导教师的互动是其身份认同形成的重要媒介。本研究借助互动仪式链理论,编订《实习生与指导教师互动现状调查问卷》,对全国7个省(市)的近2 000名实习生进行了调查,并结合...
关键词:社会互动 互动仪式链 专业身份认同 实习教师 职前教师教育 
师范实习生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被引量:27
《教师教育研究》2015年第4期74-79,共6页张释元 陈向明 邱霞燕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A880017);江西省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XJG-14-16-2)成果之一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建构教师专业身份的重要阶段。在教育实习中,师范生以已经习得的身份前概念为基础,确证、调适与重构教师身份概念。这一建构过程至少有三种路径:一是将身份前概念确认为专业身份概念;二是部分肯定身份前概念,在实习情...
关键词:师范实习生 教师专业身份 身份前概念 
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看初学者的学习困境被引量:73
《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第12期3-10,共8页陈向明 
作者主持的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知识转化与身份获得:实习生与重要他人互动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0YJA880017)的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作者从自己作为指导教师所面临的个人困惑出发,借鉴"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这一概念,力图解释,为什么很多初学者(实习生、研究生、访问学者)在正式的学校环境中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虽然这些学习者具有"合法"的成员资格,处于共同体...
关键词: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实践共同体 学习困境 身份获得 实习生 访问学者 
边缘参与:一个师范实习小组的生存状态被引量:4
《教育学术月刊》2013年第11期31-37,共7页江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知识转换与身份获得--实习生与重要他人的互动模式研究"(批准号:10YJA880017)最终成果之一
文章对一个师范实习小组的实习过程进行了跟踪调查,综合运用访谈、观察、实物收集等方法,刻画出实习生在实习学校的真实处境与生存状态,进而探讨造成这种处境和状态的原因,最后分析由此造成的影响。文章认为,该实习小组在实习学校处于"...
关键词:师范实习生 边缘参与 社会化 
真实的叙事·执着的行动·别样的智慧--“第二届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师发展国际研讨会”会议综述被引量:5
《教育学术月刊》2013年第9期13-17,90,共6页魏戈 陈向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知识转换与身份获得--实习生与重要他人的互动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10YJA880017)阶段性成果
实现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型,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更新教师教育研究的思路和方式,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杭州师范大学召开的"第二届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师发展国际研讨会",就教师知识与教师发展等主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教育叙事 教师自传 行动研究 教师知识 教师教育 
实习期间的师徒关系对师范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9
《教师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62-67,19,共7页曲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880017);顾明远教育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13005)
本研究以案例形式呈现了四种实习生与指导教师师徒关系类型,发现任何关系类型下,实习生的一般教育效能感在实习后都呈下降趋势,在个人教学效能感的提升上,合模式和谐作用最大,疏离式和谐和投契式和谐次之,区隔式和谐作用最小。指导教师...
关键词:师徒关系 一般教育效能感 个人教学效能感 教育实习 
从教师“专业发展”到教师“专业学习”被引量:155
《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第8期1-7,共7页陈向明 
作者负责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知识转换与身份获得--实习生与重要他人的互动模式研究"(10YJA880017)的阶段性成果
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学习"是教师教育界和研究界比较流行的两个概念,它们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发挥了什么现实功能?反映了对教学作为一门专业的什么理解?本文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分析,说明它们在知识观、对教师职业的理解、...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学习 教师实践性知识 话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