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下半月)》

作品数:4690被引量:136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下半月)》
主办单位:云南教育报刊社(云南省教育宣传中心)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课程三生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作者:李云峰罗华玲杨凡席学荣胡文秀更多>>
发文机构: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建水县教育局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中化学“离域大π键”分析计算教学设计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下半月)》2025年第1期56-58,共3页李瑞利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改革的认知越来越清晰。教育以学生为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关键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思维,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和提升,即在化学教学中不仅...
关键词:离域大π键 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地理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下半月)》2025年第1期59-64,共6页陈桂丽 
面对地理高考,学生需要掌握哪些必备知识,如何将已有知识与试题呈现的情境联系来,怎样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都需要教师对高考试题进行深入研究,仔细琢磨高考试题的考查内容与方式,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教学得失,优化教学方法,...
关键词:地理 新课标卷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教师美术作品欣赏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下半月)》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金颖 贾勇 郭希叶 王君臣 
高中思想政治课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独特作用的实施策略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下半月)》2025年第1期3-5,共3页方艳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其独特作用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上,更在于通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
关键词:立德树人 道德教育 思政课 法治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高中思想政治课提质增效的策略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下半月)》2025年第1期6-9,共4页刘燕 
甘肃省委教育工委、甘肃省委宣传部2024年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立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高中思政课提质增效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4XXSZGZYBKT1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荡涤学生的心灵、涵养学生的品格。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挖掘教材、链接生活、结合原理,充实思政课程的内容,丰富课程的文化含量;通过阐释突出特性、彰显时代价值、反对两种极端,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中思政课 提质增效 
家国情怀的价值指向及其实现路径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下半月)》2025年第1期10-15,共6页周超 
中山市教育科研立项课题“PBL项目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B2023152)的阶段性成果。
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需要厘清家国情怀指向价值追求的目标层次,即价值认识、价值判断、价值认同和价值践行。探索家国情怀的实现路径,需要将价值指向的维度与项目学习的关键要素有机衔接,以学习目标定靶、关键问题激趣、历史解构升华和...
关键词:家国情怀 项目学习 价值指向 
在关注语言矛盾中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以《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为例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下半月)》2025年第1期16-19,共4页王梦婕 
语言文字是文本的载体,思想内蕴关乎文本的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文本细读中发现矛盾,并引导学生具体分析,触摸文本的深层意旨,从而达到拓展认知、丰富情感体验和训练思辨能力的目的。”[1]本文以《湖心亭看雪》的课堂实录...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文本解读 湖心亭看雪 语言矛盾 
散文缄默知识的内涵、特征及教学价值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下半月)》2025年第1期19-19,共1页陈依迪 
1.散文缄默知识的内涵,即以散文为载体,在阅读、体验、感悟的过程中未意识到,并难以用文字、符号、语言等形式表达的内容。这是一种非逻辑性、非批判性的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它促使人产生经验、培养习惯,形成语感、情感、美感、灵感。它...
关键词:内涵 非批判性 体验 散文 教学价值 个人化 
引用·化用·移用:高考作文的语言增色技巧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下半月)》2025年第1期20-22,共3页张海蕴 
广东省中山市2024年度重点课题“技术作文教学理念下的统编教材写作知识建构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A2024023)阶段性研究成果。
评卷者反应理论视域下的高考作文备考,要指向评卷者的期待视野,且高考作文呈现要能够被评卷者有效感知。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具备一定的视觉冲击力,这样才能赢得评卷者的青睐。在高考作文写作中,考生巧用“引用”可以...
关键词:评卷者反应理论 引用 化用 移用 
初中古诗词专题整合教学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下半月)》2025年第1期23-25,共3页梁春红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古诗词教学中挖掘文化背景元素、文化符号元素、文化传承元素,有助于实现古诗词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从而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文化背景 文化符号 文化传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