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

作品数:2446被引量:13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
主办单位:吉林省教育学院
最新期次:2010年6期更多>>
发文主题:教师语文教学小学生教学设计数学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发文作者:林森郭振南韩焱王秀清宁林冰更多>>
发文机构: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汪清县第一实验小学东北师范大学通化县快大茂镇中心小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学生前后抛实心球的教学方法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2010年第6期154-154,共1页刘树发 
前后抛实心球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抛掷方法,锻炼他们的上肢肌肉爆发力和协调性等能力。下面就此内容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教学方法 实心球 生前 小学 肌肉爆发力 教学目的 协调性 学生 
加强对幼儿的挫折教育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2010年第6期155-155,共1页王俊玲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种情境条件,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进孩子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大胆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他们...
关键词:挫折教育 幼儿 承受能力 跨世纪人才 思想指导 身心发展 适应能力 吃苦耐劳 
浅谈幼小衔接中的语言表达教学被引量:1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2010年第6期156-156,共1页韩莹莹 
如何让孩子在离开幼儿园后适应小学生活,不仅是家长也是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难题。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对幼小衔接中的语言表达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教学实践 语言表达 幼小衔接 小学生活 幼儿园 孩子 教师 家长 
如何解读幼儿家长的语言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2010年第6期157-157,共1页张显菊 
在家园日常沟通过程中,对于教师工作上的疏忽,家长往往不好意思说,而是通过一些看似不经意的语言和身体动作表达出来,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要做个有心人,留心家长的口头和身体语言,从而发现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疏漏并及时加以改善,以...
关键词:幼儿家长 身体语言 解读 沟通过程 教师工作 身体动作 幼儿教师 日常工作 
创造智慧课堂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2010年第6期35-35,共1页杨柏秋 
“世界变‘平’了、变‘小’了,不论是经济、社会和技术层面,这个全球整合的世界已经发生重大的变化。当前的金融海啸、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危机或者安全问题,迫使我们审视过去。也正是各种各样的危机,使人类能够站在一个面向未来全...
关键词:智慧课堂 全球气候变化 能源危机 技术层面 金融海啸 安全问题 面向未来 世界 
与新课改同行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2010年第6期36-36,共1页于艳丽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放下以往高高在上的架子,要成为学生的伙伴和朋友。我觉得:,要拉近师生的距离,除了蹲下来、面带一些微笑以外,教师的幽默语言也很重要。语言是一种艺术,教育本身也是语言的艺术。由于教师的任务就是言传身...
关键词:幽默语言 同行 课改 教学理念 言传身教 教师 距离 师生 
由牵手走路想到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2010年第6期37-37,共1页张元梅 
每次到幼儿园接孩子回家,走在大街上,总是不放心地牵着孩子的小手,她也总是不情愿地向后赘着不肯快走,一副被拖着拽着的样子。步人通往我家的小巷时,车辆少了,我便放开手对她说:“像小鸟一样飞吧!”她便高兴地张开双臂,学着小...
关键词:牵手 幼儿园 “飞” 孩子 
这个先进该给谁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2010年第6期38-38,共1页韩焱 
在开学一个多月的时候,县里给了学校一个县级先进工作者的名额。这使学校领导感到十分为难:如果是在学年末,可以依据教师工作考核的成绩确定人选;如果是在年度末,可以根据县里下达的考核方案进行考核确定。可是这个时候该给谁是呢?
关键词:教师工作考核 学校领导 先进工作者 考核方案 开学 
学校教育需要大智慧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2010年第6期39-39,共1页周敏杰 
学校育人,首先是校园的物化环境育人:富有个性的校园会给人想象的灵动,富有创意的绿化会给人聪慧的灵感,富有诗意的景点会给人创造的灵性。一片白纸,不同的作者会画出不同的作品。如何建设校园取决于建设者智慧的思想、智慧的视野...
关键词:大智慧 教育需要 学校 环境育人 学生心理 学科知识 校园 建设者 
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2010年第6期40-40,共1页皮永波 
诗人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这就是说,理解有多深,爱就有多深。因此,只有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才能有师生情谊,才能有感情沟通,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才能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
关键词:内心 孩子 理解学生 师生情谊 感情沟通 教书育人 才能 泰戈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