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客体

作品数:27被引量:3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健闵春发郑永廷何东杨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山大学阜阳师范学院河北大学出版社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改革》《思想理论教育》《教育评论》《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共营德育”模式的实践探索
《师道(教研)》2017年第4期3-4,共2页刘增花 
德育主体的共营是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功能,在自身的品德成长中发挥核心作用。德育客体的共营是全面发挥思想品德教师课堂的主渠道、管理队伍的组织管理、专业教师学科的德育渗透以及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教导作用。德育内容的共...
关键词:德育主体 实践探索 思想品德 德育渗透 专业教师 教育主体 德育客体 组织管理 
德育内容生活化与德育客体对象化的探讨被引量:3
《长春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809-811,815,共4页周群英 
德育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德育要增强教育过程的有效性、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就必须与德育对象的实际相结合,就是要做到德育客体对象化,才能不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要在实际生活中针对不同的德育对象、不同的场合,采取有效的调节策略,更...
关键词:德育教育 生活化 教育客体 对象化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学校德育中的角色定位
《教师》2011年第24期10-10,共1页李卫星 张继涛 王云霞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工作难见实效,其影响因素有诸多方面。作为我国学校德育工作主体之一的教师,如何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关系到德育能否取得实效。笔者将从德育客体即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德育目标的层次性两方面,对教师在德育工作中...
关键词:德育客体 德育目标 教师 心理特点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学校德育中的角色定位
《新校园(上旬刊)》2010年第4期16-16,44,共2页林燕红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工作难见实效,其影响因素有诸多方面。作为我国学校德育工作主体之一的教师,如何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关系到德育能否取得实效。笔者将从德育客体即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德育目标的层次性两方面,对教师在德育工...
关键词:教师 德育客体 德育目标 心理特点 
人本视野下的高校德育主、客体浅析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93-94,97,共3页窦月萍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已深入人心,在这种人本视野下,大学德育已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以人为本的新境界,有人提出了"人本德育"理念,笔者认为,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明晰德育的主客体,进而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德育建设,推进德育工作...
关键词:德育主体 德育客体 以人为本 
试析高校德育过程中德育客体的从众现象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年第3期16-19,45,共5页周宏 
本文以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观察高校德育过程,认为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德育客体存在着从众现象,并对其进行了剖析,重点研究了对高校德育产生正面影响的积极型从众,认为培养积极型的从众可从舆论造势、奖惩刺激、认知升华与"众从"制衡四个方面...
关键词:德育客体积极从众 消极从众 策略 
高校德育:本位复归与人本价值实现被引量:2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年第30期4-5,共2页李金杰 
高校德育工作现状:成绩斐然,问题严峻新时期以来,尽管我国高校德育工作随着社会转型而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是在广大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高校德育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成绩斐然。教育部于2006年上半年组织开展的全国性调查显示,当代...
关键词:高校德育工作者 大学生个体 德育工作实效性 新时期 社会性功能 当代大学生 个体性功能 社会本位 以人为本 德育客体 
以人为本视野下现代高职院校德育新模式的构建被引量:1
《传承》2008年第24期64-65,101,共3页姜献生 
德育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主动施教与学生被动受教过程、学生主动寻教与教师引导服务过程、德育效果反馈过程相统一的动态的循环发展过程。这种模式的根本特点在于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 德育主体 德育客体 德育中介 德育活动模式 
网络视角下德育主、客体及其关系探析
《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第6期33-35,共3页王健 
互联网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德育工作的新环境。网络背景下,传统德育的主、客体及其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德育主体已从传统德育的前台显现走向后台潜隐,德育客体是所有网络受众。德育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要求网络德育主体要有...
关键词:网络德育 互动沟通 德育客体 德育主体 角色定位 
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新思路被引量:2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186-189,共4页游庆国 崔华前 
实践的发展、客观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必然要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注意观察外部世界的发展,紧紧围绕时代的任务和党的政策,从德育客体、德育载体、德育方法等方面,积极探索新思路。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 未成年人 新思路 社会环境 客观条件 外部世界 必然要求 党的政策 德育客体 德育载体 德育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