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习者悖论

作品数:20被引量:11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红霞王工一许丽芸张华峰史静寰更多>>
相关机构:衢州学院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职业教育》《湖南教育(下旬)(C)》《探索与争鸣》《中学数学(初中版)》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刻板印象到理论探索:关于“中国学习者”研究的述评被引量:2
《复旦教育论坛》2023年第4期50-58,共9页张华峰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青年项目“上海市地方本科高校试验班项目人才培养质量和改进策略研究”(B2023005)。
“中国学习者”是国际上中国教育研究领域的新兴议题,旨在从国际和比较视野剖析中国学生群体的学习特点,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学生学习理论提供重要参考。本文通过对中国学习者研究文献的系统查阅和述评,认为本领域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关键词:中国学习者 中国学习者悖论 学生学习 中国特色 儒家传统文化 文献述评 
中国大学生主体性学习:在全球视野下研究本土问题被引量:3
《中国高教研究》2022年第3期99-101,共3页史静寰 
张华峰是我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曾经指导过的博士生。他即将出版的《中国大学生主体性学习:本土特色与转型》一书是他撰写的博士论文《超越中国学习者悖论——中国大学生主体性学习研究》的修改版。细读这一书稿时,华峰准备和写作博士...
关键词:中国学习者悖论 博士论文 大学生主体性 全球视野 本土特色 修改版 华峰 本土问题 
“中国学习者悖论”的再反思:东方“美德导向”学习观的利与弊
《社会科学前沿》2021年第8期2246-2249,共4页兰希馨 章佳茵 高瑞翔 
著名学者李瑾通过对“中国学习者悖论”问题进行系统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提出了西方人的学习观为“心智导向”,而东亚人的学习观为“美德导向”的分野论断。文章首先肯定了东方“美德导向”学习观的优势在于对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与调...
关键词:美德导向 学习观 儒家文化 中国学习者悖论 
在“情境”中体验 在体验中领悟——浅谈数学概念课的情境创设
《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研究)》2020年第3期164-164,共1页燕杰 
一、从现象谈起在高考的压力之下,对数学概念课的教学,教师一般采取:提出概念——注意事项——概念应用(例题讲解)的方式。概念的提出只是一笔带过,重心放在例题讲解阶段。这样通过反复演练的方式使学生对一些基本类型、常规题型熟记于...
关键词:中国学习者悖论 基础教育 数学概念课 概念应用 例题讲解 情境创设 科研能力 高校学生 
“美德导向”的根源与前途:“中国学习者悖论”再考查被引量:13
《复旦教育论坛》2019年第1期53-60,67,共9页张红霞 
教育部高等教育学会素质教育研究分会专项课题"融入中国文化元素的通识教育课程标准及其评价指标开发"(CALE201631)
对"中国学习者悖论"的评价及其成因的解释众说纷纭,其主要原因不仅在于定量测量技术上的问题,还在于跨文化理解上的局限。其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是李瑾的基于儒家文化的"美德导向说"。然而,诸多研究表明,美德导向的学习行为更有利于考试...
关键词:中国学习者 美德导向 批判性思维 儒家文化 
走出“中国学习者悖论”——中国大学生主体性学习解释框架的构建被引量:48
《中国高教研究》2018年第12期31-38,共8页张华峰 史静寰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校评价体系改革研究"(17JZD056)的研究成果
"中国学习者悖论"的核心是难以解释中国学生被动、遵从甚至压抑的学习方式和过程表现,却能产生优异、甚至大幅领先于西方国家学生学习成果的现象。究其原因,使用基于西方教学实践生成的凸显学生主体性学习特质的概念和标准,来评价中国...
关键词:中国学习者悖论 主体性学习 解释框架 中国特色 
对一道课本例题的变式教学被引量:7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7年第3期94-95,共2页邓珍珍 张新全 
扎根于课本的数学变式教学是通过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化,使学生有效地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再从"不变"中探求规律.数学变式教学不仅很好地解释了...
关键词:变式教学 课本例题 中国学习者悖论 引导学生 数学知识 教学有效性 一题多变 一题多解 
从牢靠的基点朝前走被引量:1
《人民教育》2017年第2期33-33,共1页顾泠沅 
百年至今,数学课堂逐渐成为了教学改革的晴雨计和风向标。无论是走出象牙塔的实用,还是为学生的理解而教,甚至近来提出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树人’旨向,所展现的正是蹒跚朝前的时代足迹。有趣的是我国的数学课堂,就在上...
关键词:中国学习者悖论 基点 数学课堂 教学改革 终身发展 60年代 西方学者 数学教学 
从数学教育角度再探“中国学习者悖论”
《现代职业教育》2016年第9期50-50,共1页王宜炜 
“中国学习者悖论”现象形成可能是受传统教育背景和学习习惯、中国学习者的中庸思想以及老师与学生三方面影响。所以要解决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得从教育背景、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习惯三个角度去实行。
关键词:中国学习者悖论 数学教育 解决方法 
“中国学习者悖论”新解——基于中美数学课标“图形与几何”的比较研究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6年第3期22-25,共4页吴晓红 许丽芸 
2014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数学素养:从理论到实践”;2014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临床实践型’与‘临床专家型’教育硕士培养路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国学习者悖论一直是数学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考察中美"图形与几何"内容标准发现,就知识广度而言,中国课标知识点数量多于美国;就知识点要求而言,中国课标要求具体明确,利于教学;就知识难度而言,中国课标深度大于美国。这些特点...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 图形与几何 中国学习者悖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