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胺

作品数:900被引量:2826H指数:2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卢士玲王彦波傅玲琳纪超凡徐莹更多>>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大连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食品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食品中生物胺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现代食品》2025年第2期191-193,共3页朱城杰 汪向婷 卢安琪 李刚 
生物胺(BAs)是一类具有有机碱性基团(胺基)的小分子量生物活性物质,其主要生成途径是通过微生物的脱羧作用,将食品或饮料中的氨基酸(AAs)转化为生物胺。这类物质可能与肉类产品中的亚硝酸盐发生相互作用。因此,生物胺已成为评估富含蛋...
关键词:生物胺 食品 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HPLC) 
发酵食品中酪胺的形成机制及其控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食品科学》2024年第15期263-271,共9页张月 裴慧洁 何维 杨腊梅 马怡煊 李金海 杨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272435)。
发酵食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游离氨基酸,会在含氨基酸脱羧酶的微生物作用下脱羧产生生物胺,过量食用后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酪胺在发酵食品中含量高、毒性大,因此研究安全有效的酪胺控制方法对提高发酵食品的安全性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物胺 发酵食品 酪胺 形成机制 控制方法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传感技术在食品生物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食品安全导刊》2024年第22期150-157,共8页葛一鸣 陈晨 刘筱芊 王新悦 徐志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32372431)。
生物胺主要由微生物氨基酸脱羧酶作用于氨基酸脱羧而生成,广泛存在于食品中。生物胺摄入过量可能会引起直接或间接的毒性作用,因此开展食品中生物胺的快速筛查至关重要。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技术...
关键词:生物胺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快速检测 
几种发酵食品生物胺含量检测与食用安全性分析
《现代食品科技》2024年第7期236-243,共8页曾新安 闫冰 李筱晴 汪浪红 韩忠 李坚 
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项目(2022B1212010015)。
生物胺是一类人体所需、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含氮化合物,过量摄入可造成人体出现不良反应。该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食用酱,泡菜、奶酪和腐乳等四类发酵食品进行生物胺含量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食用酱中主要存在的生物胺种类为苯乙...
关键词:发酵食品 生物胺 食用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安全性评估 
发酵食品中生物胺前处理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广东化工》2024年第10期81-82,39,共3页徐丹意 高何刚 何婷婷 
卫生健康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项目(2021KY1162)。
生物胺(BA)广泛存在于发酵食品中,过量摄入生物胺会危害人体健康。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新型的几种前处理技术:分散液液微萃取、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分子印记法、QuEChERS法、电膜萃取、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以及发酵食...
关键词:发酵食品 生物胺 前处理 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 
用于检测食品中生物胺荧光探针研究进展被引量:1
《福建轻纺》2024年第2期35-38,共4页张弓 林华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胺基化合物选择性碳氢官能团化研究及其应用(项目编号:2021J01203)。
生物胺(Biogenic amine,BA)等食源性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害,为保障食品安全,应严格控制食品中生物胺的含量。小分子荧光探针用于监测生物胺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操作简单,并且可以实现分析物的光信号可视化的特点。文章综述了选择性检...
关键词:食品检测 生物胺 小分子荧光探针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法同时测定液态发酵食品中14种生物胺及其代谢物被引量:2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4年第4期87-97,共11页蔡琼 余文琴 李小琴 阮燕 李姗 史沁芳 程龙 
重庆市计量质量检验研究院科研计划项目(2022研-14、2022研-15)。
目的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composite linear ion trap mass spectrometry,HPLC-QTRAP MS)建立同时测定液态发酵食品中14中生物胺及其代谢物的...
关键词:生物胺 代谢产物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法 液态发酵食品 
传统发酵食品中基于微生物多样性的生物胺形成研究进展被引量:4
《食品工业科技》2024年第2期356-363,共8页隋雨萌 王慧平 刘嘉琪 孔保华 秦立刚 陈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U22A20547)。
传统发酵食品中微生物群落复杂,代谢途径多样,其中具有脱羧酶活性的微生物可代谢游离氨基酸形成潜在的危害因子—生物胺(biogenic amines,BAs)。BAs是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低分子碱性含氮化合物,主要由氨基酸脱羧酶脱羧产生。BAs根据其含...
关键词:发酵食品 微生物多样性 生物胺 形成机制 相关性 
发酵食品中生物胺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5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3年第20期140-151,共12页张殿伟 张玉华 马元辰 王胜男 廖永红 王凤寰 刘慧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72413)。
生物胺作为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含氮化合物,是发酵食品中常见的代谢物之一,过量摄入会引起呼吸困难、心悸等不良反应,而在食品发酵过程中,由于原料中蛋白质含量高,且发酵微生物能够产生蛋白酶和氨基酸脱羧酶等因素,导致生物胺的产...
关键词:发酵食品 生物胺 检测技术 色谱 传感器 
便携式传感器可监测食物变质
《秋光(长寿生活)》2023年第9期39-39,共1页刘霞 
韩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便携式分子传感器,可通过改变颜色快速检测生物胺,有助防止人们食用变质肉类,保证食品质量,并帮助在物流链中构建更有效的食品储存和配送环境。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食品化学》杂志。当鱼类、肉类和奶酪等食物...
关键词:食物变质 生物胺 食品质量 《食品化学》 有机氮化合物 物流链 食品储存 奶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