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可以兴

作品数:177被引量:13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傅道彬赵新刘春雪毛宣国王齐洲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化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只捡了芝麻
《读书》2024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戴建业 阿梗(图) 
英国那位老奸巨猾的培根,只说了句“诗歌使人灵秀”,就常常被人们反复提起。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对诗歌的认识比培根全面深刻得多,反而有意无意地被大家冷落。发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把诗作为教育的起点:“兴于诗...
关键词:社会教化 诗可以兴 成于乐 立于礼 兴于诗 诗教传统 培根 孔子 
审思《琵琶行》的美育价值
《丝路纵横》2024年第2期127-129,共3页郝晨皓 侯海鸿 
古人讲,诗可以兴、观、群,“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这实际上,就是以美养德、以美启智。在浩如烟海的诗词故国中徜徉,泛舟吟咏,频嗟万叹,我们总会自觉不自觉地透过文字表象,感受诗人的磅礴力量和他们的人格品位以及审美情趣。因此,教师...
关键词:美育价值 《琵琶行》 诗可以兴 鉴赏能力 语言美 提升教学 诗词 人格品位 
巧用吟诵,创设情境学古诗
《师道(人文)》2023年第4期25-26,共2页谢敏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低年级学生“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指明了古诗词教学的方向:加入吟诵,利用声音入情入境的性质,为学生创设一种声音带来的情境,...
关键词:义务教育课程 入情入境 古诗词教学 展开想象 文化自信 诗可以兴 创设情境 课程标准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唐诗素材使用--以《早发白帝城》为例被引量:1
《西藏教育》2022年第6期34-35,共2页郜建辉 
天津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新时代中学物理教师学科教研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KT-【十四五】-006-GH 2131)的部分成果。
有人说,诗歌是浪漫的文学表现,教师可以像诗人一般拥有诗意的情怀和意趣。孔子也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意思是说:诗歌可以激发情志、观察社会,这与自然学科的部分教育理念基本是一致的。中国现代诗人何其芳也曾说过:诗是一种最集中地...
关键词:中国现代诗 何其芳 诗可以兴 诗的内容 《早发白帝城》 课程资源 唐诗 文学样式 
诗可以兴:古代儿童诗教的发生逻辑和启示被引量:4
《学前教育研究》2021年第9期29-35,共7页刘向辉 皮军功 刘莉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诗礼教化与儿童意义世界的生成:我国传统社会童蒙之道研究”(编号:17YBQ009);湖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学前教育研究基地的资助
儿童诗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现象和广泛存在的教育现实。就教育层面而言,诗教包括了《诗经》及其他以精粹的文字表现美感,有声韵可以歌咏的艺术性作品的教育和学习。基于父子兄弟之爱的亲情和对所处自然的自然之情构成了儿童成长的本...
关键词:诗教  情感 教化 
“诗可以兴”:孟子诗教的人性教育方法及其现代意义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1年第2期119-136,167,共19页高海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重大研究专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18VBN28)
《诗》的主要功能是兴发、激励人的情志。儒家自孔子以来就非常重视诗教。孟子"长于《诗》《书》",不仅在论说过程中大量引用《诗》,且将诗教的根本精神运用到其"性善"的论证、启发、指点当中。通过生动的类比、比喻、形象的故事、人格...
关键词:诗教 兴起 性善 尧舜之道 赋比兴 
《春江花月夜》深度信息化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年第31期39-41,共3页张悦 
一、精讲的价值与意义早在两千年前,中国人就高度重视文化底蕴对人格的塑造。《周易》曰“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左传》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论语》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都是普世价值观对人文精神的肯定。《春...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 审美层次 知识底蕴 诗可以兴 中华优秀文化 普世价值观 化成天下 言之无文 
困境与特例被引量:1
《江南(诗)》2020年第3期10-13,共4页陈先发 
我愿意给出一个最直白的阐释:诗,本质上只是对“我在这里”这四个字的展开、追索而已。对于诗,没有任何准则是必须的。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个排比句式,可以像风中的涟漪,无穷地铺展下去,诗所掘取的,也正是不竭...
关键词:诗可以兴 省略号 破折号 写作阶段 写作者 感叹号 
追寻诗教传统
《河北教育(教学版)》2020年第5期1-1,共1页霍贵高 
一说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很多中小学就加强了古代诗文的教学。尤其是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明珠,是必须要好好学习的。但是,学古诗是用来干什么的?怎样学古诗?仍然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孔子认为,诗是用来修身、...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 古代诗文 诗可以兴 优秀传统文化 感发 志意 古诗 艺术宝库 
诗情画意读中来
《第二课堂(D)》2020年第3期4-5,共2页段爱华 
"不学诗,无以言。"虽然这里的"诗"特指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但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是不争的事实。可见读诗大有裨益,因此,统编新教材加大了古诗的篇幅。古诗是一种...
关键词:小学教材 古诗教学 诗歌总集 文学素质 温儒敏 新教材 诗可以兴 反复诵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