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

作品数:6164被引量:130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光全严卫林吴宝席李峰邓守梅更多>>
相关机构:沛县第五中学南京师范大学宜都市教研室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湖北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给课堂添点作料
《湖北教育》2015年第5期60-60,共1页黄鉴古 
一天,某教师临时有事,要我替他上课。我像往常一样,拿着课本,精神抖擞地走进教室。学生们一见是我,齐声背书:"老师,不是你的课,搞错了。"我目视全班,笑而不语。只见大家伸长脖子,翘首以望,既疑惑,又兴奋,似乎还充满了期待。我微笑着...
关键词:思品课 思想品德 塑造灵魂 人间悲剧 物理反应 人身权利 三个法宝 控辩双方 风景这边独好 刘维 
让思品课堂成为学生逐“梦”之地
《湖北教育》2014年第2期40-41,共2页潘剑 詹明溪 
什么样的思想品德课堂学生会逐“梦”?无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教师照本宣科,平淡地叙述课本内容,或者是滔滔不绝地讲解课本知识要点,引人人“梦”;另一种情况是教师课前作好充分准备,在讲课时运用有效手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关键词:“梦” 学生会 思品课堂 思想品德课堂 学生自主学习 课本内容 学习热情 新课程改革 
深入体验 提高实效——例谈初中思品课与综合实践活动相互渗透的四种方式被引量:1
《湖北教育》2009年第1期40-41,共2页刘振宇 代道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初中思品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树立法制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实现这一目标,就不能只重知识传授...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初中 引导学生 互渗 社会责任感 行为习惯 思想品德 道德素质 
探索·体验·分析·总结——在思品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湖北教育》2007年第5期44-46,共3页李洪祥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包括学生对所学习的有关内容、感兴趣的某个概念或原理的研究,对某一个事件的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引导学生 思品课教学 社会热点问题 教师指导 科学研究 知识 
思品课道德情境创设方法谈
《湖北教育》2007年第3期39-41,共3页张光富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由于初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易变性、依赖性、脆弱性、模糊性等特点,所以,情境创设方法也应该是融具体、形象、生动、有趣为一体的。因此,我们大胆地探索了有关道德情境创...
关键词:道德情境 创设方法 思想品德课教学 初中学生 道德情感 情境创设 依赖性 脆弱性 
发挥学生在思品课中的主体作用被引量:1
《湖北教育》2005年第2期48-49,共2页付良英 
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促进学生理解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学生 主体作用 小学思品课 思想品德教育 主体地位 积极性 理解 教学 促进 
课堂因关注生活需要而生动——思品课生活化教学的一点尝试
《湖北教育》2004年第19期45-46,共2页傅俊 
“需要”是学生主动求知的不竭动力,是道德认同的内在动因,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力量源泉。因此,关注学生的需要是我们建构思品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值得讨论的重点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
关键词:学生 生活化教学 课堂 儿童生活 教学中 品德形成 主题活动 生动 尝试 反映 
从小事做起——从一堂思品课的小插曲看教师观念转变
《湖北教育》2003年第11期40-41,共2页王桂英 
上课了,王老师让两位同学表演:小松鼠捡到了许多松籽,没法拿,看见熊大婶家门口有一只小桶,便随手拿来装上松籽走了。熊大婶回家要用小桶装蜂蜜,可怎么也找不着,急得团团转…… 一演完,大家都说:小松鼠不对,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让熊大婶...
关键词:教育观念 自主学习 小学 思想品德课 教学案例 课程改革 
思品课教学中的对比教育
《湖北教育》2003年第5期46-47,共2页张琳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借用种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目的。其中,运用对比教育的方法可起到较好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 思想品德课教学 教学手段 教学目的 对比教育 
讲述学生自己的故事——浅谈小学思品课教材内容的优化
《湖北教育》2003年第5期48-48,共1页夏祖瑞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材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而是“活的、直的、动的、用的”。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着重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指导学生行为的课程。教材的每一课都蕴含着一个道理...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教材内容 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 小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