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浆法

作品数:14被引量:5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沈群刘文菊刘杰邓福明木泰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北京市食品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农产品加工》《企业科技与发展》《食品科技》《农家参谋》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酸浆法和超微粉碎法生产的豌豆淀粉特性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2022年第11期109-114,共6页时玉强 许建 马军 李顺秀 张志国 程雪娇 
山东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DF2020580)。
研究了酸浆法和超微粉碎碱萃取法生产的豌豆淀粉的特性差异。结果表明,2种工艺生产的淀粉在组分构成上无明显差异(P>0.1),但是在回收率上差异显著;糊化特性差异显著(P<0.05),超微法的峰值黏度低5.52%、衰减值低16.70%、回生值高3.20%、...
关键词:扫描电镜 糊化 粒径 凝胶 豌豆 淀粉 
酸浆法生产粉丝的工艺特点及其设备改进被引量:4
《农业工程技术》2016年第23期61-64,76,共5页刘文鼎 曾凡逵 
目前中国生产淀粉主要采用离心法(水力旋流分离)和传统酸浆沉淀法两种,酸浆法是一种通过加入自然发酵的酸浆(含有乳酸乳球菌)使淀粉迅速沉降的传统生产方法。粉丝作为中国特色传统食品以淀粉为原料,很多中国的食品科学家认为酸浆法制备...
关键词:酸浆法 淀粉分离 粉丝 
副干酪乳杆菌在提取马铃薯淀粉中的应用
《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2期282-283,共2页焉振玲 
研究马铃薯淀粉的提取工艺,分析影响马铃薯淀粉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以及副干酪乳杆菌在马铃薯淀粉生产工艺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影响马铃薯淀粉沉淀量的各因素的显著程度依次为菌液添加量>温度>料液比>p H值。马铃薯淀粉提取最佳工艺为菌...
关键词:马铃薯淀粉 微生物絮凝剂 酸浆法 提取 
旋流与酸浆法甘薯淀粉性能及粉条品质比较
《淀粉与淀粉糖》2013年第2期15-19,共5页邓福明 木泰华 张苗 
摘要研究了旋流(CS)与酸浆法(SS)两种甘薯淀粉的性能,并对其所制粉条的色泽、老化、膨胀系数、烹饪损失率和质构性质等进行了比较。旋流法甘薯淀粉的亮度、膨胀度(55℃~95℃)和溶解度(55℃~95℃)与酸浆法淀粉相比明显偏低(P...
关键词:旋流法 酸浆法 甘薯淀粉 特性 粉条 
甘薯淀粉的生产及粉丝 粉条被引量:3
《农产品加工》2013年第4期22-22,共1页木泰华 张苗 
1.甘薯淀粉生产方法在我国,生产甘薯淀粉主要采用2种方法:传统酸浆法和旋流分离法。甘薯打成淀粉浆液后,浆液中除含淀粉外,还有纤维、蛋白质等。为了使淀粉和纤维、蛋白质较高效地分离,传统工艺中通过添加酸浆来实现。由于酸浆中含有...
关键词:甘薯淀粉 生产方法 粉丝 粉条 淀粉颗粒 酸浆法 蛋白质 传统工艺 
旋流与酸浆法甘薯淀粉性能及粉条品质比较被引量:6
《食品工业科技》2012年第17期98-102,共5页邓福明 木泰华 张苗 
现代甘薯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1-B-19);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0032011014)
研究了旋流与酸浆法两种甘薯淀粉的性能,并对其所制粉条的色泽、老化、膨胀系数、烹饪损失率和质构性质等进行了比较。旋流法甘薯淀粉的亮度、膨胀度(55~95℃)和溶解度(55~95℃)与酸浆法淀粉的相比明显偏低(p<0.05),而4℃下放置1周的...
关键词:旋流法 酸浆法 甘薯淀粉 理化特性 粉条 
酸浆法加工红薯淀粉被引量:1
《农村新技术(加工版)》2010年第9期51-51,共1页刘向宇 
利用鲜红薯生产淀粉,工艺流程为:原料选择→水洗→破碎→磨碎过滤→对浆→撇缸和坐缸→撇浆→起粉→干燥。操作要点如下。1.原料选择。由于红薯品种不同,其品质与淀粉含量也不同。要选择适合加工淀粉的品种,要求淀粉含量高。
关键词:红薯淀粉 加工 酸浆法 原料选择 淀粉含量 工艺流程 操作要点 鲜红薯 
酸浆法加工红薯淀粉
《农家参谋》2010年第9期40-40,共1页刘向宇 
鲜红薯生产淀粉,其工艺流程为:原料选择→水洗→破碎→磨碎过滤→对浆→撇缸和坐缸→撇浆→起粉→干燥。
关键词:红薯淀粉 酸浆法 加工 原料选择 工艺流程 鲜红薯 水洗 
酸浆法沉降淀粉机理研究现状被引量:7
《食品工业科技》2010年第5期382-383,386,共3页李文浩 沈群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2B01)
酸浆法沉降淀粉是我国生产淀粉的传统工艺,而对于其机理的研究比较缺乏。目前研究表明:酸浆中乳酸乳球菌细胞壁上的凝集素具有沉淀淀粉的能力,酸浆的酸度、部分金属离子、有机酸也影响淀粉的沉淀及性质,利用酸浆法沉降的淀粉和利用此淀...
关键词:酸浆 淀粉 粉丝 金属离子 有机酸 
酸浆法生产淀粉机理研究初探被引量:17
《食品科学》2006年第1期79-82,共4页刘文菊 沈群 刘杰 
本论文分析了乳酸链球菌、酶、pH值等因素对淀粉沉淀的影响。试验表明,乳酸链球菌使淀粉颗粒迅速结块下沉;pH会影响淀粉的沉淀速度,当混合浆的pH为5.9时,淀粉沉淀速度最快,并可保证获得较高的淀粉得率;乳酸链球菌产生的胞外酶具有絮凝...
关键词:酸浆 乳酸链球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