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探究

作品数:883被引量:760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吕卓超鲁文英丁海林万顺谭群英更多>>
相关机构:连云港外国语学校西安思源学院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科研项目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新课程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探究
《新课程》2019年第13期49-49,共1页苏英 
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在课堂中基于知识的互相交流和互相影响活动。教师在师生互动之中占有主导地位,但是在互动过程中学生占主体地位。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仍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结合学生的实际...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优化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中互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思考被引量:1
《新课程》2018年第14期118-118,共1页桂亚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学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初中英语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的整体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初中英语学习非常关键。在当前我国初中阶段,想要升入师资力量较为强大的高中依然需要较为优秀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 互动探究式 教学方法 思考 
如何构建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
《新课程》2017年第35期197-197,共1页朱素娟 
语文是我国院校的重要课程,也是母语基础教育与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课程。课程开设之初,语文没有得到准确定位与足够重视,甚至被边缘化,因而对语文教师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更好地进行语文教育造成阻碍。语文教育力求能够引导当代学生...
关键词:语文阅读 互动探究 高效课堂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生活动设计(高中)——以“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1课时为例
《新课程》2017年第27期88-88,共1页林筱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
关键词:建构主义 问题设置 以学生为中心 互动探究 最近发展区 
多元互动探究,优化“全等三角形”有效课堂
《新课程》2017年第26期162-162,共1页龚家林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统一的实质是多元互动。传统教学没有互动、缺少交往和探究,所以低效。改变"灌输式"教学、构建多元互动的有效课堂势在必行。以"全等三角形"为例,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元互动构建有效课堂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初中数学 多元互动 探究合作 有效课堂 
互动探究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被引量:1
《新课程》2017年第24期68-68,共1页杨歆 
高中数学是高中教育中的重点科目,新课改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与进步。然而,纵观近几年高中数学教学现状,仍然存在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明确,师生交流不密切的现状。基于此,就如何有效利用互动探究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
关键词:互动探究 高中 数学 
“1121”课堂模式下的化学导学案编制问题分析及策略
《新课程》2016年第29期64-64,共1页杨艳芳 宋志勇 
大量的教学实践结果说明,“学案导学”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也适应德州一中“1121”教育改革的需要,导学案作为“1121”教学改革新模式的教学载体,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课堂效率的媒介,学案编制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学案在...
关键词:“1121”高效课堂 一课两案 预习学案 互动探究学案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互动探究
《新课程》2016年第13期82-82,共1页王静 
课堂互动教学要将学生放在第一位,并且在互动过程中做到双方互相尊重,共同发展。这种在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学习联系的教学方式更容易使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互动 结果 
高中化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新课程》2015年第36期183-183,共1页甄天孝 
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合作学习,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在我国开始得到研究与实验,目前已取得实质性进展。笔者通过三年的课改学习和实践,得出了比较实用的互动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现在展示一下,和各位同仁交流,希望共同提高。
关键词:高中化学 化学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研究 课堂内容 多媒体展示 变式 解题思路 解题方法 思考性 自学能力 
激趣启发 互动探究 提升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新课程》2015年第10期85-85,共1页程汉琳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让学生不仅要关注知识结构和分析问题方法,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发挥主体学习意识,强化应用能力,让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过程 学习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