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利益至上

作品数:112被引量:4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联斌王娇眭鸿明李大龙赵亚鹏更多>>
相关机构:空军政治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北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的逻辑阐释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35-43,共9页谢波 李玉菁 
2023年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先秦儒家经典维护文化安全的法制理论设计研究”(2023BS073);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元明清时期中国‘大一统’理念的演进与周边关系研究”(LSYZD21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为新时代一个具有原创性意义的重要论述,“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有着深厚的理论内涵和时代意蕴,构成总体国家安全观精髓要义的重要内容。在时代话语体系中,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和国家利益至上分别被定位为...
关键词:政治安全 人民安全 国家利益至上 总体国家安全观 
借力真情境 用思维点亮课堂——以“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为例
《求知导刊》2024年第27期119-121,共3页周云 
以“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一课为例,浅谈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用真实情境促进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如何用环环相扣、抽丝剥茧式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不断探索问题,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关键词:真实情境 设计问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有效探索——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国家利益至上》为例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24年第6期32-33,共2页胡光红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深化教学改革”部分明确提出:“强化学科实践。注重‘做中学’,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会学科思想方法。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
关键词:义务教育课程 深化教学改革 课程方案 有效探索 新课程理念 育人方式 自身素养 建构知识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课教学》2024年第6期64-67,共4页孙立霞 李玉锋 
济南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45A018)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教材分析。“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的第一框内容,主要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包括哪些内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是什么关系。本框内容包含两目,第一目“认识国...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统编教材 教材分析 教学设计 国家利益至上 八年级 相辅相成 内涵和外延 
基于红色资源的理想信念教育策略——以“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一框为例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年第18期52-54,共3页郭淑琴 石明晶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红色资源的中小学理想信念教育区域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2023JKZD60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基于红色资源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实现思政课育人目标的重要抓手。思政课教师应依据学情,基于理想信念教育目标,精心筛选、深度挖掘红色资源,设计富有探究价值的学习任务,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
关键词:红色资源 理想信念教育 思政课 
问: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是?
《当代贵州》2024年第17期71-71,共1页
答: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
关键词:党的十九大报告 国家主权 非传统安全 国土安全 国家利益至上 总体国家安全观 治国理政 外部安全 
美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实践——以“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为例
《新教育(海南)》2024年第8期7-9,共3页张世林 
美育作为审美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文章围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实践,立足于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人格的塑造与学生综合发展等方面,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融入美育元...
关键词:教学实践 初中美育 道德与法治 
厚植家国情怀的“四有”策略——以“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为例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年第42期42-43,共2页魏秋双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研究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FJJKZX21-666。
家国情怀是提升国家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增强公民意识的基础,是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也是培育责任意识核心素养的情感基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尤为重要。在新课标视域下培育学生家国情怀,要做到:心中有理,在课标教材的研...
关键词: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 课标教材 情境案例 主体体验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课教学》2023年第8期59-62,共4页林兆秀 张彩霞 
济南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45A018)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教学内容分析。“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是八上第四单元“国家利益至上”第一框。本框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是树立学生国家观、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起点,对奠定国家利益方面的认知举足轻重,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国家安...
关键词:情感基础 起始课 教学内容分析 政治认同 教学设计 国家利益至上 第四单元 利益 
用好教材栏目 培养爱国情感--“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策略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年第18期24-25,共2页马晴 
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思想政治课传承红色基因研究”阶段性成果,立项号:D/2020/02/305。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红色基因的精髓。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应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的教材栏目,挖掘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培养爱国情感,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政治认同,使学生成长为有理...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教材栏目 爱国情感 教学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