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英译本

作品数:170被引量:28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杨林陈旸丁建海张德福刘敬国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江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深度学习驱动的翻译作品接受效果研究——以刘殿爵《论语》英译本读者评论情感分析为例
《外国语》2024年第6期72-80,共9页陶友兰 胡伊伊 
中宣部课题“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之策略研究”(WEH3152004)。
本研究改进深度金字塔卷积神经网络,选用3.178亿词书籍评论数据集(Amazon Review Polarity)训练深度学习模型,将读者评论情感分析分类准确率提高到94.69%,为译著海外接受效果提供更为科学的研究设计与路径。以Amazon网站上D.C.Lau译本Th...
关键词:数智人文 深度学习 《论语》英译本 网络读者情感分析 主题建模 
副文本视角下的安乐哲《论语》英译本研究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618-623,共6页易红波 靳元丽 
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22AH052346)。
副文本是译本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源文本思想内涵的有效传递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安乐哲《论语》英译本中运用了丰富的副文本:正文本译文前的副文本提供了与源文本内涵理解相关的历史、语言和哲学背景信息;正文本译文中的夹注体现了...
关键词:副文本 《论语》 安乐哲 翻译策略 
从权力话语理论看《论语》的两个英译本
《海外英语》2024年第22期12-14,共3页陈春 
理雅各、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因翻译目的不同,所选择的翻译策略则不同。理氏译本注重直译,而辜氏译本则以意译见长。在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无形权力话语的制约力和控制力影响下,不同译者的译文风格迥异。两个译本均为中...
关键词:权力和话语 《论语》英译本 意识形态 价值观念 
深度翻译视角下倪培民《论语》英译本的内副文本研究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10期24-29,共6页刘雅琦 
《论语》作为中国典籍,复译现象屡见不鲜。倪培民《论语》英译本大量使用内副文本元素,如序言、引言、文内注解等,体现出明显的深度翻译策略,实现了促进读者理解、启发读者思考、传播中华文化的作用,为中国典籍“走出去”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倪培民《论语》英译本 深度翻译 内副文本 
中国文化走出去视域下典籍英译的现代化路径探索——以许渊冲《论语》英译本为例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年第8期15-18,共4页胡红辉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论语》翻译叙事的多模态建构研究”(项目编号GD22CWY01);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基于《理解当代中国》的财经院校英语类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与实践”;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基于《理解当代中国》的财经院校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2023JGXM-066)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国典籍英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方式,典籍英译作品要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译者必须考虑现代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考虑译本的接受语境。本文以许渊冲《论语》译本为例,分析译者为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翻译目的,在译文中如何对...
关键词:《论语》英译 许渊冲 现代化 
《论语》英译本海外传播效果及其启示
《湖北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169-176,共8页冯亚利 黎慧 
2023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改革项目“ChatGPT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技能创新教学及其反拨效应研究”(20233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论语》是儒家思想之经典大作,其在海外的译介与传播是中国传统典籍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发扬经典著作《论语》的国际影响力,是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必要之举。基于Python爬虫技术,爬取美国知名书评网站“好读”...
关键词:《论语》 自然语言处理 文化软实力 海外传播 
目的论视角下“君子”的英译研究——以理雅各等《论语》英译本为例
《国学(汉斯)》2024年第3期562-569,共8页金茗琬 
本研究以理雅各、辜鸿铭与刘殿爵的《论语》英译本为研究语料,以目的论为理论视角,考察《论语》中“君子”一词的合适译法。分析表明,对于“君子”的英译,理雅各、辜鸿铭与刘殿爵采取的译文各不相同,理译本多采用“superior man”,辜译...
关键词:君子 目的论 翻译目的 中国文化 
典籍翻译中译者的选择与适应——以许渊冲《论语》英译本为例
《今古文创》2024年第21期107-109,共3页路璐 
郑州西亚斯学院2023年度科研资助项目“典籍翻译中译者的选择与适应研究——以《论语》及其英译本为例”(项目编号:2023-E014)。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典籍外译工作是文化强国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指导,以许渊冲先生英译的儒家经典《论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典籍外译工作中,译...
关键词:典籍翻译 许渊冲 《论语》 选择与适应 
阐释学视域下《论语·学而篇》中“学”的翻译--以辜鸿铭《论语》英译本为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年第9期15-18,共4页万佳星 杨玉 
该文以阐释学为理论基础,解析辜鸿铭《论语·学而篇》中“学”的英文翻译,在广义“学”的基础之上,运用阐释学原理,分析该篇章中有关“学”的翻译方法,诠释内里所蕴含的“君子之学”。《论语·学而篇》是《论语》的首篇,内容涉猎诸多,...
关键词:《论语》 阐释学 翻译 哲学 “君子之学” 辜鸿铭 
从《论语》英译本“色彩”词汇的译法浅析中西文化差异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年第7期31-34,共4页张旭 
《论语》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要了解儒家开创者孔子的思想,《论语》是不可或缺的,它提供了有关孔子思想最为重要的材料。同时《论语》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论语》...
关键词:《论语》 色彩 英译本 中西文化差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