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

作品数:1135被引量:27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宋桂奇杨德春李仁甫杨太辛钟继刚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盐城中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文学习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再谈《劝学》《师说》议论的“针对性”问题
《语文学习》2024年第2期49-53,共5页景慧颖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劝学》《师说》的“学习提示”部分这样提示:“阅读时,要注意联系作者的思想主张和写作背景来理解文章的观点,分析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这强调了要开掘出荀子《劝学》、韩愈《师说》“议论的现实针对性”...
关键词:《劝学》 《师说》 高中语文教材 写作背景 阅读与表达 学习提示 现实针对性 单元学习 
教材文言文课后习题比较分析及启示——以人教版《登泰山记》为例
《语文学习》2023年第1期70-75,共6页谢虹宇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教学资源。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对文言文的选文、编排、注释进行了数次改革。但不变的是文言文在中学语文中的重要地位,在历版选文中占比超过40%。[1]尽...
关键词:《劝学》 课后习题 《登泰山记》 中学语文 教学资源 选文 文言文 课堂教学 
崇礼劝学 化性起伪——从说理的针对性看《劝学》
《语文学习》2022年第5期47-50,共4页任富强 
《劝学》被置于《荀子》之首,显示了它在全书中的重要地位,也表明了荀子对学的重视。虽然荀子与思孟同属儒家学派,但他们的主张有着明显的不一致性甚至对抗性。现从说理的针对性的角度,讨论《劝学》的说理特色。
关键词:《劝学》 不一致性 化性起伪 说理 儒家学派 《荀子》 荀子 针对性 
表达的个性
《语文学习》2020年第11期17-19,共3页刘永胜 
给学生比较《劝学》和《师说》,问到更喜欢哪一篇的时候,学生各执一词,各抒己见,多数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观点。有的说喜欢荀子的学者之气,有的说喜欢韩愈的充沛感情;有的说喜欢荀子的说理形象,有的说喜欢韩愈的对比突出……各有各的理解...
关键词:《劝学》 《师说》 韩愈 荀子 说理 各抒己见 精彩 学生 
再造学程 重构内容 转变评价——“奇葩星球辩论会”语文项目学习被引量:4
《语文学习》2020年第6期29-34,共6页施海红 
统编语文教材高中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包括《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读书:目的和前提》和《上图书馆》六篇古今中外的名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有关学习的问题,或阐释学习的意义,或讨论学习的态度与方法,或描述读书的...
关键词:《劝学》 《师说》 学程 语文教材 心得体会 深入阅读 辩论会 说理艺术 
对话“君子”的背后
《语文学习》2017年第6期15-16,共2页张敏 
在教授《劝学》的时候,有一位学生提出了疑问:文中的君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少学生答道:不就是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吗?可我知道这是一个很笼统的答案,有疑惑的这位学生或许就是为这个而问。解决这个问题,要唤醒学生的“前理解”,让他...
关键词:“君子” 对话 《劝学》 知识储备 学生 前理解 教授 修养 
补写“总结句”
《语文学习》2016年第10期21-22,共2页陈鲁峰 
《劝学》的字词句教学和文意理解教学结束后,进入自由探究环节,下面是师生的一段研讨。生:和第2、第3段相比,感觉第4段好像不太完整。
关键词:结句 补写 理解教学 词句教学 《劝学》 自由探究 文意 师生 
从《劝学》中的“已”和“己”谈起
《语文学习》2016年第10期24-25,共2页罗王军 
师:“学不可以已”,很多同学念成了“学不可以己”,为什么会念错?生:因为两个字长得太像了!师:真长得像,假设就是“学不可以己”,你会怎么读,怎么理解这句话?
关键词:《劝学》 “己” 同学 
真的是“用心躁”吗?
《语文学习》2016年第10期25-26,共2页成少华 
生:老师,“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不是有点武断,真的是“用心躁”吗?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师:这个问题有意思,《劝学》是千古名篇,是古代议论性散文的经典,真的还有瑕疵?
关键词:议论性散文 《劝学》 老师 名篇 
好教师当是“劝学”者
《语文学习》2016年第10期27-28,共2页肖培东 
教《劝学》,我们往往重视文章对学生学习的启迪作用,围绕“学不可以己”引领学生思考荀子所说的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等,并以此自励自勉,加强自身修养,乐学善学,向善归正。这就是立足“学”去教学。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劝...
关键词:语文教师 《劝学》 自身修养 精神导师 “学” 学习 学生 文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