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

作品数:187被引量:2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富中王希明甘雪莉孔丹凤刘倩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侨中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语文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如何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苏武传》的学习任务设计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7期87-91,共5页赵翀 
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双新’背景下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思辨性阅读的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Y2022A1059S1609V10512)阶段性研究成果。
《苏武传》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回到历史现场”的篇目,如何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与跨越千年的历史人物对话,切实感受人物的爱国品格,成为解读这篇课文的关键。通过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进入情...
关键词:历史现场 统编版语文 苏武传 学习任务 
一题而三命意:谈《五代史伶官传序》的逻辑推进被引量:1
《语文学习》2023年第1期59-63,共5页詹丹 
一、问题的提出欧阳修的史论名篇《五代史伶官传序》常被选入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科书。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选择性必修中册,又把两篇史传《屈原列传》《苏武传》以及史论《过秦论》和《五代史伶官传序》组成第三单元。[1]相对于两篇史...
关键词:《苏武传》 《过秦论》 《屈原列传》 高中语文教科书 史传 逻辑推进 中学语文教科书 问题的提出 
高中语文教学中使动用法研究被引量:2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12期74-76,共3页赵婷婷 吕佳 
使动用法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学习这种特殊的语法现象最大的障碍就是如何确定和分析使动词。文章通过对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编的《苏武传》一文中出现的使动现象进行探究,以小见大,尝试总结辨析使动现象的方法。
关键词:古汉语 使动用法 考情 《苏武传》 
浅谈小组合作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落实——以《苏武传》为例
《教学考试》2022年第11期57-59,共3页董建蕊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应当通过围绕“中心点”展开提问的方式,循循善诱,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向纵深方向发展。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充分进行思考与想象,不断...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 小组合作 大胆质疑 探索欲望 《苏武传》 辩证思维能力 文言文教学 学习环节 
《苏武传》注释与省略商榷被引量:1
《语文学习》2021年第7期37-39,共3页聂鑫 
《苏武传》是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经典课文,在统编教材之前就曾入选过许多不同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相关的研究论述也很多。然而,笔者在仔细研读统编教材之后,发现其中仍有一处注释和一处省略可以商...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 《苏武传》 统编教材 不揣浅陋 经典课文 仔细研读 商榷 省略 
《苏武传》的衬托手法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年第9期61-62,共2页董雨 
衬托手法是为突出某一事物而采取的一种描写方式。本文就衬托手法在《苏武传》中的运用提出几点看法,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衬托手法 苏武传 高中语文 
巧设写作活动,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以《苏武传》为例
《师道(教研)》2021年第1期108-108,共1页赵丽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阅读和写作能力一直都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能力,在...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审美鉴赏能力 写作任务 体验情感 《苏武传》 阅读鉴赏 品味语言 表达交流 
谁“方欲发使送武等”?——对《苏武传》中一处注释的辨正
《语文月刊》2019年第11期75-76,共2页姚勇文 林采熠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4》收录了《汉书》中的名篇《苏武传》(节选),文中第二自然段段首有一句:"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教材的注释是"汉正要打发派送苏武等人以及以前扣留的匈奴使者等的时候,正好碰到缑王...
关键词:《苏武传》 教材编写者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水虞 《汉书》 匈奴 注释 
《苏武传》解读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16期42-42,共1页黄显秋 
《苏武传》是语文课程中非常重要的文言文之一,曲调古朴,让人闻之落泪,由班固创作,充分表现了苏武的忠贞,能够带给高中生有益多方面的启迪。苏武在长达19年出使匈奴的过程中面临着多种困境,为我们解读《苏武传》提供了多个角度。
关键词:解读 高中生 语文 
于“对话”处寻对话——以《苏武传》为例谈高中史传文学教学策略被引量:2
《语文知识》2017年第3期64-66,共3页朱再枝 
对话是生成语文课堂智慧的有效途径之一,与文本的对话,师生之间的对话,都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增加课堂的灵动性与张力,收获不曾"预约"的精彩.如何在语文课上形成有效的对话?如何使课堂生成张而有度?这就要求我们的预设要有激趣点、...
关键词:《苏武传》 对话 教学策略 史传文学 语文课堂 高中 课堂生成 兴奋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