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英译

作品数:95被引量:18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符蓉温军超辛红娟周同郑旭红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四川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CiteSpace的《道德经》英译研究综述及其生态展望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5年第1期182-185,共4页郭卫敬 
本文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2010年至2023年发表于中国知网(CNKI)的《道德经》英译研究的期刊论文,绘制该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以探索研究热点、前沿和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展望《道德经》英译本的生态研究前景。研究结果显示,《道德经...
关键词:《道德经》 老子 英译研究 生态研究 
深度翻译视角下《道德经》英译的副文本研究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11期287-291,共5页杨白雪 白玲 
《道德经》内涵丰富,寓意深远,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作。迄今为止出现几百多种译本,各译本副文本内容丰富多样。深度翻译可以为翻译提供理解文本所需的历史文化背景,而副文本是实现深度翻译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深度翻译视角下,以詹姆斯...
关键词:深度翻译 《道德经》 副文本 
《道德经》英译译释模式的历时探索
《外语导刊》2024年第5期148-156,F0003,共10页徐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哲学典籍译释论”(23FYYB001);南京农业大学“卓越教学”课堂教学改革项目教学创新类“口译基础”课程(教展[2023]119号)。
本文结合对诠释学的哲学思考,通过回顾在海外传播最广、最受西方推崇的中国典籍之一《道德经》的3次英译高潮和第四次浪潮,厘清《道德经》英译译释四模式。针对《道德经》的复译现象,集中讨论分析中国古代主要修辞手法“赋、比、兴”的...
关键词:《道德经》英译 译释模式 跨语界面 典籍外译 
国内《道德经》英译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43-48,共6页程思茜 姚尧 
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资助:文化操纵论视域下典籍英译与传播研究-以《中庸》为例(2023AH052683);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非双高”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对策研究--以安徽省T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22AH052749)。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1998-2023年间中国知网收录的《道德经》英译研究文献进行年度发文量、研究者与研究机构、关键词共现、聚类和前沿突现词等可视化图谱分析,发现:《道德经》英译研究发文量在2015年达到顶峰;目前国内最核心的研究者...
关键词:《道德经》英译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ChatGPT-4典籍英译的可能性——以《道德经》为例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6期481-491,共11页陈兴 
本文旨在探讨使用ChatGPT-4对《道德经》进行英文翻译的可能性。文章首先阐述了当前古文机器翻译所面临的语料稀缺、语言风格差异等挑战,以及ChatGPT-4作为对话式AI模型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前景。研究采用了以下步骤:1) 引导ChatGPT-4考虑...
关键词:ChatGPT-4 机器翻译 典籍英译 《道德经》英译 
从《道德经》英译看译者主体性——以许渊冲译本第一章为例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4期427-434,共8页吴安员 
本文选取《道德经》第一章(许渊冲译本),利用李长栓教授的CEA框架(理解,表达,变通)理论,以现代汉语为载体,将文言文文本和英译文本转化为现代汉语译文,比对两者的现代汉语译本,讨论译者在“三段论”框架下“变通”环节对目的语文本做出...
关键词:《道德经》 译本研究 许渊冲 典籍翻译 
典籍翻译批评话语的译释学路径被引量:4
《外语与外语教学》2024年第1期102-110,150,共10页徐黎 李德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哲学典籍译释论”(项目编号:23FYYB001);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2022年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农业院校英语专业混合式教学质量提升研究”(项目编号:WY2022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时代的进步,翻译实践需要翻译批评的创新。中国传统经典在翻译过程中赋予译者越来越多的阐释潜力。过去,对中国经典的批评以西方理论为主导,缺乏对中国思想和批评资源的审视。本研究试图借助格义,即语义类比的方法来确定道教主要经...
关键词:典籍翻译批评 译释学 法家 《道德经》英译 
《道德经》核心术语英译诠释多样性研究:蒯因的翻译不确定性视角被引量:1
《外国语文研究》2023年第2期90-102,共13页邓林 
《道德经》多译本的存在使其核心术语翻译诠释具有多样性。本研究以理雅各和安乐哲的《道德经》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蒯因的翻译不确定性理论概念框架探析“道”的翻译诠释差异本质。研究发现,理雅各和安乐哲对“道”的“刺激意义”...
关键词:《道德经》英译 蒯因 翻译不确定性 语言哲学 
史蒂芬·米歇尔《道德经》英译的“创”与“仿”被引量:4
《外国语文研究》2023年第1期77-85,共9页梁萍 胡安江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美国汉学家韩南明清小说英译本价值复现与重构研究”(项目编号:2020QNYY71);四川外国语大学科研项目“《道德经》中典型修辞的翻译”(项目编号:SISU201751)的阶段性成果。
体认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种体认活动。翻译中的“模仿”是必然的,可由“体”来保证;翻译中的“创造性”也是不可避免,是由“认”来体现。美国翻译家史蒂芬·米歇尔根据自身经验和现实语境对《道德经》所表达的有关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的...
关键词:体认翻译学 史蒂芬·米歇尔 《道德经》 “创” “仿” 
对比语言学视域下《道德经》英译探析被引量:1
《海外英语》2023年第3期86-88,共3页罗佳莹 
《道德经》是我国独具标志性的不朽认识论论著,是古时候的重要著作,是东方文化的精神底蕴之处。民族性不尽相同,翻译者执笔出了更为丰富的《道德经》英文版本。在多个翻译版本中选择最具象征性的三个著作,即汪榕培、Arthur、Mitchell的...
关键词:对比语言学 《道德经》 中国古籍 对比 英译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