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变函数论》

作品数:16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立新姜曰华徐苏柳梁海华王鑫更多>>
相关机构:德州学院茂名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中原工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考试周刊》《学苑教育》《中小学教师培训》《职业时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复变函数论》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被引量:1
《学苑教育》2018年第2期50-50,共1页王鑫 焦成文 
文章从《复变函数论》的教学方法与课程建设两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提出了类比教学与案例教学,以及数学文化建设、精品课件建设与发散思维建设等的教学改革意见。
关键词:复变函数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课程建设 
《复变函数论》的几点教学体会
《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51期164-165,共2页刘乐 贾耿华 
复变函数是数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笔者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教学体会,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复变函数 教学改革 启发式教学法 
在《复变函数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被引量:1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第1期85-87,共3页马立新 
山东省首批双语示范课程(2008-019);德州学院精品课程资助项目(2012-022)
论述在《复变函数论》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包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多做开拓性训练,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注重学生反馈,及时改进教学;积极开展第二课堂5个方面。
关键词:课堂教学 创造性思维 能力 
工科《复变函数》与《复变函数论》教学方法比较探讨被引量:1
《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第29期78-78,59,共2页仝卫卫 王少辉 
《复变函数》是理工科专业学生和数学系学生的一门基础理论课,但由于不同的专业特点、教学目的、学生知识基础,决定了这门课程教学方法上也不尽相同,本文就此做了些相关比较和分析,对于理工科和数学专业这门课的教学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工科《复变函数》 《复变函数论》 比较 应用 专业 
《复变函数论》中几个重要知识点的教学探讨被引量:2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75-77,共3页梁海华 
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复变函数论中几个重要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包括复球面与无穷远点、初等多值函数、洛朗展式与孤立奇点、用留数定理计算实积分.
关键词:复变函数论 重难点 教学探讨 
《复变函数论》课程的教学实践
《考试周刊》2009年第25期87-88,共2页梁会 
《复变函数论》是高等师范院校一门极其重要的数学专业课。本文作者从教材内容的处理、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三个方面谈了自身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复变函数论》 教材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关于《复变函数论》教材教学改革的思考被引量:3
《南方论刊》2009年第2期111-112,共2页徐苏柳 
《复变函数论》教材教学改革,应该根据师范专科学校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与中学数学教学的联系,改革原教材结构和内容不合理的方面。将"教材"改为"学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良好...
关键词:复变函数 教材改革 教学方法 
《复变函数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职业时空》2008年第1期76-77,共2页马立新 
21世纪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对数学教学工作来说,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掌握数学知识,树立数学思想,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复变函数论》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又是《数学分析》的后继课,可以看作是...
关键词:复变函数论 教学工作 《数学分析》 实践 数学知识 应用数学专业 素质教育 受教育者 
邓磊教授简介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邓磊,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命名的首批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数学会会员、重庆市数学学会理事、重庆市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期从事泛函分析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担任过《数学分析》、《复变函...
关键词:教授 《泛函分析》 中国数学会 《复变函数论》 《实变函数论》 非线性泛函分析 简介 《数学分析》 《数学实验》 大学数学 
《复变函数论》学习辅导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1期14-17,共4页童金玉 
本文简要介绍本课程中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根据面授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并作出解答。1复数与复变函数例1f(z)=|z|在整个复平面上是连续的,试用定义证明,它在复平面上任一点均不可导。证[法一]由导数定义f(z+h)-f(z...
关键词:《复变函数论》 学习辅导 函数积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