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生命

作品数:195被引量:11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潘新和王学进苑青松徐金玲方雅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常州市实验小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涵育言语生命 探索写作之路——盐城市天山路小学"功能化写作"项目团队掠影
《七彩语文》2024年第44期F0004-F0004,共1页
盐城市天山路小学"功能化写作"项目团队成立于2011年,目前共有成员35人,其中江苏省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2人,市名师、学科带头人5人,区级骨干教师15人.团队在2021年获评江苏省教科研先进集体.
关键词:学科带头人 项目团队 教科研 骨干教师 特级教师 功能化 言语生命 高级教师 
儿童“需要驱动的写作”的内涵阐释
《小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30期4-6,共3页王学进 
儿童“需要驱动的写作”教学是回到儿童言语发展需要本身重构的习作教学新形态,是以涵养学生的言语自信、丰盈学生的言语生命为已任,以解决学生写作中的困难为担当的新探索,其显著特点是从儿童的心理认知规律和成长发展需要出发,将言语...
关键词:言语表达 言语生命 内涵阐释 教学新形态 有机融合 学生写作 儿童言语 需要驱动 
言语生命视角下的语文“生命教育”思考被引量:1
《语文教学通讯》2024年第40期5-8,共4页吉俊虎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RHDRCSK202419)。
言语生命动力学是潘新和提出的以言语生命为核心的语文教育观,立足于语文教育语境,追求以言语唤醒生命意识、表征生命存在,从而实现“言语”与“生命”之间的教育融合。受言语生命动力学启发,针对校园轻生和霸凌现象,探寻学生生命意识...
关键词:言语生命 生命教育 语文教育 课程思政 
立足言语生命动力学,优化小学儿童诗写作教学
《语文世界(上旬刊)》2024年第6期78-79,共2页方小莉 
随着言语生命动力学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贯彻、落实,儿童诗写作教学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此过程中,如何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会、合理想象融入写作内容,如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描写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成为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借助形...
关键词:言语生命 写作任务 写作内容 合理想象 写作教学 儿童诗 动力学 教学案例 
言语生命动力学与儿童诗创作的共生关系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24年第1期64-66,共3页黄晓莉 
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最早由潘新和教授于2004年提出。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是以语言自我实现为目的、以表现为本的创造型范式。它强调了言语的基本结构、文学特征以及言语中隐藏的生命性、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文学属性。这个理论与诗意语文的...
关键词:创造型 言语生命 文学属性 诗意语文 文学特征 动力学理论 共生关系 儿童诗 
零度与终点:言语生命的荒诞——对《我与地坛》中生命哲学的再解读
《中国民族博览》2023年第21期7-9,共3页何芊慧 
零度,是一切的起点,它与终点相对,在零度之前,没有存在,在终点之后,也将没有存在。史铁生曾说:“想念地坛,就是不断地回望零度。”他将地坛视为零度,因为地坛是他时时刻刻都会回望的人生起点,也是寄存了其纯粹心灵的地方。在《我与地坛...
关键词:史铁生 《我与地坛》 生命哲学 
重言语生命,披文以入情——《少年闰土》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教学》2023年第33期26-29,共4页徐俊 
一、课前诵读,引出童年1.唱和课内诗(1)师自我介绍师:我,徐俊,字沐修,号栖心斋主,别号横舟子。一个爱写诗、爱读诗、爱孩子的小学语文教师。(2)师动情诵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 徐俊 自我介绍 言语生命 教学实录 《少年闰土》 课前诵读 披文以入情 
文本解读知识模型建构的四个原则——“言语的非常规修辞”教学设计研习
《中学语文》2023年第25期37-40,共4页朱平 汲安庆 
语文教学设计中,要想建构文本解读知识模型,让学生在审美创造中确证自我精神生命,教师必须把握层次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独特性原则和应用性原则。教师要注意独特的视角切入,让上位概念、下位概念形成自洽的逻辑系统,利用互文阅读、还...
关键词:文本解读 非常规修辞 言语生命 独特性原则 
读写融合教学:促进儿童言语生命的生长被引量:1
《教育视界》2023年第20期5-8,共4页顾琴 
读写融合教学的基本特征在于尊重儿童的言语生命,彰显儿童读写的真实性,强调儿童读写能力的并行提升。读写融合教学要从儿童出发:遵循儿童掌握读写知识的规律,做到兴趣为先、思维激活、长程有序;尊重儿童已有的读写经验,通过读写融合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读写融合教学 言语生命 儿童本位 
需要之“要”:儿童作文持续增能的动力抵达——探寻“需要链”建构对儿童表达动机的激活之径
《小学语文教学》2023年第18期6-9,共4页王学进 
习作教学唯有契合学生写作过程的内在发生机制,与学生的情感储备、知识储备“和谐共振”,才能激活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思维之泉”。习作教学起于学生言语发展需要,习作过程展开的不同阶段紧紧关联学生的言语发展需要,习作教学最...
关键词:习作教学 和谐共振 写作过程 儿童作文 言语生命 增能 知识储备 乐于表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