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油脂

作品数:106被引量:40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江连洲李杨齐宝坤王中江王胜男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热损程度大豆油脂品质及组成分析被引量:7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3年第2期122-129,共8页黄留敏 王宏平 席天明 孙日飞 吕瑞 杨会芳 毕艳兰 
河南工业大学创新基金支持计划专项(2020ZKCJ10)。
目的 探究不同热损程度大豆油脂品质与组成的差异性。方法 以同一批次含有热损现象的美湾大豆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热损程度大豆油脂的酸价、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全氧化值、氧化诱导期、甘油酯及脂肪酸的组成以及微量成分(磷脂、生...
关键词:热损大豆 大豆油脂 油脂品质 油脂组成 
纳米磁酶水酶法在磁流化床中提取大豆油脂的数值模拟及应用被引量:4
《农业工程学报》2022年第6期302-311,共10页吴非 吴泽楠 孙秋月 王若桦 钟文雅 胡晓欢 杜晶 于殿宇 
黑龙江省“百千万”工程科技重大专项“大豆生物基油料及蛋白制品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2020ZX08B01)。
为提高大豆油的提取率以及油的品质,该研究将游离纤维素酶固定在磁性高分子载体Fe_(3)O_(4)/SiOx-g-P(GMA)上,利用数值模拟确定磁流化床中水酶法提油的最佳参数,并将最佳参数应用在磁流化床中,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磁性固定化纤维素酶在...
关键词:油脂 提取 固定化纤维素酶 水酶法 磁流化床 数值模拟 
大豆全产业加工研究进展被引量:5
《大豆科技》2022年第1期14-26,共13页李杨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CARS-04-PS32)。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原材料,其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及低成本的优势特性。在大豆全产业链加工中,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浓缩蛋白、大豆组织化蛋白、水解蛋白、大豆油脂以及副产物(豆渣)的加工和利用对具有优势功能特性食品的开发及利用具有深远...
关键词:大豆 加工特性 大豆蛋白 大豆油脂 副产物 功能特性 
研究发现促进大豆油脂积累的转录调控模块
《粮油与饲料科技》2021年第3期47-47,共1页
大豆富含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多年来,研究人员致力于探究大豆种子油脂合成和积累的分子机制,充分解析脂肪酸合成途径。然而,这一合成通路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是如何被激活的?目前,对其调控机理的研究仍然缺乏。
关键词:大豆油脂 油脂合成 脂肪酸合成 大豆种子 油料作物 种子发育 调控机理 转录调控 
不同铜源对存储期间大豆油脂氧化酸败的影响被引量:9
《中国畜牧杂志》2021年第2期152-155,共4页朱晓萍 庄智威 刘孝春 李克标 尚秀国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2019KJ28)。
本试验旨在模拟实际生产中8%仔猪预混料中油脂与微量元素的添加量,分析不同形式的铜对大豆油油脂氧化指标的影响。将五水硫酸铜、碱式氯化铜和甘氨酸铜3种微量元素原料与大豆油的比例均设定在8.74:1000,与大豆油混合后在高温条件下储放0...
关键词:大豆油 五水硫酸铜 碱式氯化铜 甘氨酸铜 酸价 碘价 过氧化值 丙二醛 
提取方法对大豆油脂体组成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5
《中国食品学报》2021年第1期148-156,共9页冯雪 钱珊珊 于彤 周鑫 江连洲 侯俊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1727)。
以大豆为原料,比较缓冲溶液法、水相法和酶法3种提取方法对大豆油脂体提取率、组成、脂肪酸组成、磷脂、生育酚、ζ-电势和粒径的影响,以及对大豆油脂体氧化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酶法提取大豆油脂体的提取率(19.74±0.14)%显著...
关键词:大豆 油脂体 氧化性稳定性 提取方法 
电子商务时代下的油脂加工产品营销管理新模式——评《大豆油脂质量安全关键技术》
《中国油脂》2021年第1期154-154,共1页方健 
大豆油脂作为我国大宗植物油脂中的一种,以较高含量的能够促进人体生长且对人体有益的亚油酸、亚麻酸和较低含量的硬脂肪酸等脂肪酸组成,成为人类较为理想的食用油。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新经济时代下的大豆油脂的质量及产品加工营销也...
关键词:大豆油脂 油脂加工 质量安全控制 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安全 植物油脂 产品包装 新经济时代 
关于大豆油脂含皂量检测的探讨
《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25期219-219,共1页钟永强 
目前市场销售的植物油主要是: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等,大豆油中含有丰富的亚油酸、豆类磷脂等营养物质,能够降低血脂、胆固醇,有益于神经、血管、大脑的发育生长。大豆经过压榨和浸出等方式生成毛油,毛油中有一种成分是游离脂肪酸,...
关键词:游离脂肪酸 大豆油 葵花籽油 碱炼 食用油 植物油 毛油 菜籽油 
酸碱对大豆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影响被引量:4
《中国食品学报》2020年第3期74-80,共7页于殿宇 唐洪琳 周琪 刘竞阳 徐博 王利 罗淑年 秦兰霞 王立琦 
黑龙江省省属高校科技成果研发项目(TSTAU-R2018010);国家“十三五”攻关课题项目(2018YFD0401101)。
以常规加热为对照组,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H3PO4处理或NaOH处理对非共轭亚油酸(C18∶2)的热诱导顺/反异构化的分子机制。由加热试验可知,C18∶2-9c,12t和C18∶2-9t,12c为加热大豆油脂中的主要反式异构体。随着加热温度逐渐升高、加热时间...
关键词:强酸 强碱 大豆油:反式脂肪酸 能量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大豆油质量快速检测技术应用研究被引量:4
《粮食与食品工业》2020年第1期68-72,共5页罗淑年 张理博 邹汶蓉 李忠华 朴仁官 王立琦 于殿宇 
黑龙江省教育厅省属高校研发项目(TSTAUR2018010)
利用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大豆油脂的过氧化值和酸值,分析发现大豆油脂的过氧化值和酸值在近红外光谱区域有特征吸收峰,通过对比分析,优选出大豆油脂过氧化值特征波段为4500~9000 cm^-1,大豆油脂酸值的特征波段为4500~5000 cm^-1,采用小...
关键词:大豆油脂 近红外光谱 特征波段 模型 快速检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