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识记

作品数:195被引量:7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黄加卫徐晓红石雷先邓从真张履祥更多>>
相关机构:湖州市第一中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常规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小学教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巧背古诗词
《小学教学研究》2006年第6期13-13,共1页蒋蓉 姜钿 
关键词:古诗词 记忆效果 成语 背诵 语文教学 小学 意义识记 
要把概念教“活”起来
《小学教学研究》1994年第6期21-21,20,共2页劳庆元 
我拟把概念教“活”起来,谈几点体会:(一)“活”在概念的引进中一般不能从定义出发来讲授概念,要重视概念的引进。教学时注意到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所以要因材而异,灵活...
关键词:具体形象思维 十进分数 变式 小数的 意义识记 无限不循环小数 概括归纳 课堂教学质量 有限小数 激趣 
低年级儿童在教学中的“畅读”效应被引量:1
《小学教学研究》1993年第4期9-10,共2页李殿人 
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教师有时指导孩子们对一个字的读音反复连续地诵读,对一个拼音字母的读音或一个拼音的音节让孩子们反复连续诵读,对加减乘除法口诀反复连续诵读。这样的群体诵读,在孩子们的课堂上总是表现得书声琅琅,气氛热烈,孩子...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书声琅琅 教学效果 加减乘除 低龄儿童 意义识记 课文内容 运算技能 机械识记 课堂教学 
从“筷子”的定义说起
《小学教学研究》1992年第11期15-16,共2页孙耀祖 
小学五年制第七册《避雨》一文里有这样一句话:“青青的麦苗有一筷子高了,正赶上拔节。”句中的“筷”是第一次出现的生字。教学时,教师正音后就提问开了: “谁能讲讲,筷子是什么意思?”教室里,学生面面相觑。虽说天天用筷子,可怎么也...
关键词:识字教学 包办代替 语言训练 解词 学习方法 思维成果 意义识记 组织工作 思维过程 信息反馈 
三记转化”提问教学法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教学研究》1991年第9期14-15,共2页郑中林 田元祯 李月山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诱发学生已有的形象记忆,增强意义识记,达到永久记忆的提问教学法,不仅克服了小学生由繁重枯燥的识字教学带来的逆反心理,而且增强了学生识字的兴趣,有利于稳定注意力,提高识字学习的积极性和识字效率。并且对低年级...
关键词:识字教学 意义识记 观察生活 思维能力 体验生活 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能力 像人 机械记忆 教学效果 
浅谈观察力和记忆力的培养
《小学教学研究》1989年第1期30-30,共1页高祖武 
通过数学知识教学来培养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这是广大数学教师和教研人员十分重视并力求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有效途径的大问题。为此,笔者就本文题目谈谈个人的一孔之见。一、观察力数学知识都是对具体数学事实抽象概括的结...
关键词:知识的基础 知识教学 霍姆林斯基 理论与实践 教研人员 常用计量单位 意义识记 记忆能力 观察习惯 上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