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清

作品数:11被引量:6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外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本科教育素质教育研究生培养模式学位美国高校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翻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江苏外语教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外教师和助教多元合作下的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被引量:9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年第1期29-33,共5页陶云 金保昇 朱宏清 
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课题“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生英语多元合作式教学模式”(编号:JGZZ14_006)
介绍了东南大学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交流英语课程改革的措施:构建了基础语言技能和服务于专业研究交流能力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创建了中外教师、助教和学生"四位一体"的多元交互式教学模式;实施了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体的考核体系。阐述了...
关键词:中外合作:任务驱动 模拟国际会议 学术交流英语 形成性评价 
功能主义译论视角下的汉诗英译被引量:1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08-111,128,共4页朱宏清 陈珍 
功能主义的翻译理论将关注点辐射到了原作以外的译作以及译语读者,突出了译者在调节原语作者和译语读者之间关系上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试图运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中的相关研究成果,从原语文本类型和译文目的角度为出发点,以汉...
关键词:功能主义译论 目的论 文本类型学 文化翻译观 
论《莫里尔法案》对美国高等教育的积极影响被引量:5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第3期19-23,共5页朱宏清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6SJD740012)
《莫里尔法案》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它不仅标志着美国高等教育开始从旧式学院成功地过渡到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也丰富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形式,满足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工业革命的需要,为美国从一个农业国迅速发...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史 《莫里尔法案》 赠地学院 高等教育结构 高等教育职能 
爱荷华大学作家讲习所巡礼被引量:2
《译林》2009年第4期218-220,共3页朱宏清 周薇 
  爱荷华大学作家讲习所的创意写作学科是爱荷华大学的代表性学科之一,多年来一直雄居全美大学同类专业的排名之首,其创意写作项目更是所有同类写作项目的典范,不仅为美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作家,也为美国高校培养了大量创意写作的师资...
关键词:翻译家 爱荷华大学 文学翻译 创意写作 
美国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被引量:26
《江苏高教》2009年第3期143-146,共4页朱宏清 陈鸣曦 
依托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富有特色的培养模式,美国研究生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逐步确立了自身的前端地位,并成为他国效仿的对象。以实地调研为基础,通过考察、分析和总结,从招生制度、管理体制、教学科研、培养经费以及学位获得等多个层面解析...
关键词:美国高校 研究生 培养模式 管理体制 学位 
论汉诗英译中意境的传达被引量:1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102-104,共3页朱宏清 
中国古代诗词英译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意境的传达,这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译界的一个问题。通过对古汉诗的意境进行深入探讨可知:意境不可以翻译,也不可以复制,只可以传达;译者必须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作者并兼顾内容和形式,必要时准确运用...
关键词:意境 传达 真实性 解释 
关于美国文理综合本科教育的调研被引量:4
《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1期85-87,共3页朱宏清 
美国的文理综合本科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依靠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不仅为更高层次的研究型大学输送了优秀的生源,也为美国社会培养了大批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文理学院 通识教育 素质教育 
美国文理综合本科学院及文理教育探微被引量:4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1期83-86,共4页朱宏清 
美国文理综合本科学院及文理教育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表明 ,该类高校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为更高层次的研究型大学培养了大批后备人才 。
关键词:美国 高等教育 文理综合教育 本科教育 研究型大学 素质教育 
从《林纾的翻译》看钱钟书先生的翻译观被引量:7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103-105,共3页朱宏清 
钱钟书先生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化境”说,不仅与奈达的动态对等的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和译学理论的研究走出“沉寂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动态对等 文化交流 翻译观 钱钟书 化境 林纾 翻译理论 
小议“搞”的英译被引量:2
《中国翻译》1994年第6期49-50,共2页朱宏清 
汉语中的“搞”字普通而又简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例如我们说“他是搞法律的”,“你去给我们搞点吃的来”等等。但是我们要将“搞”字译成恰当的英语又谈何容易。 首先,与许多其他的汉字不同,“搞”字在英语中没有一个绝对准...
关键词:“搞” 对应词 英语 小议 句子成份 交际情景 组织工作 日常生活 翻译技巧 汉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