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仲

作品数:15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唯物史观知识体系家国情怀历史学科历史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俪人(教师)》《江苏教育(中学教学)》《人民教育》《考试周刊》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物载史:从旗袍看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教版必修2“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年第20期19-22,共4页倪仲 陈兵 
教学思路分析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课内容多而杂:从时间上看,本课内容涉及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四个历史发展阶段;从内容上看,本课内容涉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
关键词:最佳教学效果 化繁为简 近现代社会 教学设计 人教版 社会习俗 历史发展阶段 鸦片战争前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高考中的“落地”被引量: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年第18期41-42,共2页陈兵 倪仲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指“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和集中体现”⑴,...
关键词:人才培养标准 基础教育方面 基础教育领域 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 真实情境 时空观念 家国情怀 
口述历史教学:人性化达成学科核心素养被引量:5
《人民教育》2017年第3期73-75,共3页张雪亚 倪仲 
专家认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五大内容。口述历史教学是达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历史学科 历史教学 素养 口述 人性化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家国情怀 
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的实践性认识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年第1期40-42,共3页许伟 倪仲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七期课题“历史课堂教学最优化设计的研究”、第九期(JK9-L034)“历史课堂教学中‘设问置疑情景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雅斯贝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据此,雅斯贝尔斯进一步指出:...
关键词:历史课 雅斯贝尔斯 古代文化 意志行为 文化传递 为了人类 生命内涵 历史教育 现实批判 价值取向 
高三历史教学中应用唯物史观构建知识体系-以“工业革命前欧洲历史发展进程”为例
《俪人(教师)》2015年第12期335-336,共2页倪仲 
课标强调“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科学、正确的阐释”.应用唯物史观构建历史知识体系,能把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内容整合在一起,从而使高三历史复习既有广度、深度和高度,又能提高高三历史复习的针对性和...
关键词:唯物史观 高三历史教学 知识体系 
价值何以彰显——例谈历史教学中的评价问题被引量:1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5年第2期3-6,共4页倪仲 
对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对美国1787年宪法进行“一分为二”式的评价。历史课堂教学必须在课程标准和史观的引领下,追寻历史教育的“真实”,挖掘历史教育的“价值”,让历史课堂闪耀“价值”追求的光芒,让学生受到思想和...
关键词:评价 历史教学 价值 
应用唯物史观,构建知识体系——以“工业革命前欧洲历史发展进程”高三历史复习课为例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5年第3期39-41,共3页倪仲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高中历史学习模式‘了解—理解—见解’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的研究”(批准号:D/2011/02/203)的研究成果之一
课标强调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科学、正确的阐释。本文以"工业革命前欧洲历史发展进程"高三历史复习课为例,阐明应用唯物史观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方法,即将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内容整合在一起,使高三历...
关键词:高三历史 复习课 唯物史观 知识体系 
目标引领教学,价值引领目标——“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教学反思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5年第2期53-54,共2页倪仲 
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的"内容标准"为"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根据课标,笔者撰写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读图并结合自身已有常识,说出处于蒙昧状态...
关键词:西方人文主义 目标引领 教材文本 人文主义思想 蒙昧状态 早期人类 普罗泰戈拉 人文精神 新课导入 人教版 
历史评价应有鲜明的价值取向——以美国1787年宪法评价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4年第4期12-14,共3页倪仲 
对1787年宪法进行一分为二式的评价,背离“课程标准”的要求,违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准则,也导致了课堂缺乏对学生的价值引领。课堂历史教学必须在“课程标准”和史观的引领下,追寻历史教育的“真实”,挖掘历史教育的“价值”,让历...
关键词:1787年宪法 历史教学 价值 
建构历史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理解性学习——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高三一轮复习为例
《中国教师》2014年第S1期144-145,共2页倪仲 
建构知识体系,对于学生提高复习效率大有裨益。通过建构知识体系,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识记和理解基础知识,而且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促进理解性学习,弄清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知识体系 经济体制改革 理解性学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