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莲

作品数:48被引量:22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人格和谐社会思想政治课和谐人格青少年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学》《人民教育》《中国电化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的三重向度
《中国电化教育》2025年第4期125-133,共9页马文琦 杨秀莲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规划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学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迁研究--以人格培养的视角”(项目编号:19YJA880073)研究成果。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基础教育阶段的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发挥着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
关键词:人工智能 思政课教学 教学环境 教学方法 教学智慧 
基于关键问题解决的单元作业分层设计
《思想政治课教学》2024年第9期30-34,共5页李亮 杨秀莲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规划课题“中学政治学科教师自主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编号:GH180013);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师的国家认同观及其教学方法的选择研究”(课题编号:2023C86)阶段性研究成果。
基于关键问题解决的思想政治课单元作业分层设计是使学生在非教学时间,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系统关联单元整体知识,进阶式地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生由“做题”转向“做事”。在设计过程中,可依据SOLO分类评价理论,通过单元知识的整合,以...
关键词:关键问题解决 单元作业 分层设计 
把握“三个关键” 赋能思政课教学被引量:1
《人民教育》2023年第23期34-37,共4页杨秀莲 马文琦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学生和教师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三个关键”。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青少年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期,需要精心...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 立德树人 青少年 思政课教师 
新课标助力思政课教师专业思维提升被引量:3
《思想政治课教学》2022年第11期87-90,共4页李亮 杨秀莲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规划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学政治教科书内容变迁研究以人格培养的视角”(课题编号:19YJA880073);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学政治教师核心素养的评价标准与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编号:1803008)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思维要新”要求,教师思维对深化思政课程改革具有重要作用。从思维作用的不同领域看,教师思维是以现实课程背景为基础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要包含课程思维、理论思维和教学思维。《普通高中思想政...
关键词:新课标 教师专业化 教师思维 专业发展 
新课标“教学提示”栏目的使用建议
《思想政治课教学》2021年第5期25-28,共4页杨秀莲 李亮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基金项目“思想政治学科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研究”;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规划课题“中学政治学科教师自主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GH180013)阶段性成果。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第四部分"课程内容"首次设置"教学提示"栏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继续沿用。"教学提示"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其中必修课程部分"教学提示"由学科议题...
关键词:新课标 教学提示 内容构成 使用建议 
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变迁历程研究被引量:4
《课程.教材.教法》2020年第2期85-91,共7页杨秀莲 李亮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规划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学政治教科书内容变迁研究——以人格培养的视角”(19YJA880073)。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等问题,体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新中国成...
关键词:新中国70年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核心素养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被引量:4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年第10期4-8,共5页杨秀莲 李亮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规划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学政治教科书内容变迁研究——以人格培养的视角”(项目编号:19YJA880073)阶段性成果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师要应变而为,及时调整升级教师角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立足学科结构,从学科任务、学科课程、学科教学、学科学习、学科教师等五个维度,核心素养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学科课...
关键词:思想政治 教师角色 核心素养 
学科情境教学:TIMSS&PIRLS经验与启示被引量:3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年第29期43-46,共4页孟庆楠 杨秀莲 
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生命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JKH20180412SZ)研究成果;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高校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项目编号:GH180070)研究成果
与《思想品德》相比,统编《道德与法治》更加关注个体经验与生命感受,强调真实感受、个体参与,在问题情境互动中获得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和生命体验,继而将由此引发的情感迁移到现实中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此,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创设有...
关键词:课堂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 《思想品德》 情感迁移 走出课堂 统编教材 生命感受 情境教学 
基于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理性回归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年第6期71-74,共4页孟庆楠 杨秀莲 
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生命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研究”(编号:JJKH20180412SZ)研究成果,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就业创业课程模式建设研究”(编号:JJKH20180494JY)研究成果
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教育质量的提升,本质是教育供给端质量、效率的提升。教育供给侧改革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将引发职业教育理念架构、模式框架、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学生结构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而人文教育...
关键词:教育供给侧改革 职业院校 人文教育 理性回归 
清末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设计的内容、特点及当代价值被引量:1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年第2期71-74,共4页赵明辉 杨秀莲 
我国道德教育由来已久,正式纳入中小学课堂教学而成为学校课程始于清末新政。清末中小学德育课程以修身为主,国文、历史、地理为辅,并在中学开设专门的法制类课程。后经历政治制度更迭、社会制度变迁,民国时剔除读经讲经科,设置公民科...
关键词:课程教学设计 中小学德育 清末民国 当代价值 小学德育课程 社会制度变迁 文本资料 道德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