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林歆

作品数:45被引量:12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外译翻译英译文化《浮生六记》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外文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乡土小说《城南旧事》中文化专有项翻译研究被引量:1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87-93,100,共8页王婷 梁林歆 
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金庸武侠小说在英语世界的书写与旅行研究”(23G019)。
中国台湾作家林海音著《城南旧事》为二十世纪怀乡文学经典之作。基于艾克西拉对文化专有项的定义及11条翻译策略的归纳,结合奈达的文化分类,检索并分析《城南旧事》英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使用频次与频率,在译者行为批评的视域...
关键词:译者行为批评 乡土小说 翻译策略 文化专有项 《城南旧事》 
“五四”以降中国科学家科技典籍英译:史实考辨与现实反思
《上海翻译(中英文)》2024年第4期63-68,共6页王烟朦 梁林歆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1736-1953)”(编号:22FTQB007);山东大学国际汉学研究项目“晚清时期英国新教传教士译介中国科技典籍文化倾向研究”(编号:LC202102)。
中国科学家群体在“五四”运动前后形成,又作为本土译者率先塑造中国古代科技国际话语。为解蔽他们在科学翻译史上的成就,本文初步爬梳出我国24位科学家的科技典籍英译史实,在此基础上将英译历程分为发轫期、滞缓期和喧哗期,剖析三个历...
关键词:中国应用翻译史 科技典籍 英译 译者群体 中国科学家 
口述史法在科技典籍英译文献采集中的应用——以《考工记》英译者赫尔曼为例
《中国科技史杂志》2024年第2期354-360,共7页梁林歆 王烟朦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1736-1953)”(项目编号:22FTQB007)。
系统、全面的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文献搜集、整理和研究理应包括口述类文献。我国出版的赫尔曼(Konrad Herrmann)《考工记》英译本于2020年再次在海外联合出版,并获得国际科技史专业人士的好评,从而助力了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在西方的传...
关键词:翻译口述史 科技典籍 《考工记》 
中国农学典籍英译研究:回顾与展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85-99,共15页梁林歆 李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1736—1953)”(项目编号:22FTQB007);2023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金庸武侠小说在英语世界的书写与旅行研究”(项目编号:23G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为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中国的农耕文明在历史上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农业生产实践上的优势催生了大批宝贵的、种类繁多的农学文化古籍,对世界农作物种植、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开发影响深远,是现今中国“文化外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农学典籍 典籍英译 文化外译 英译研究 
“西学东译,以译报国”的翻译家马君武国内研究述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88-96,F0003,共10页梁林歆 孙迎宾 
马君武是近代中国“西学东译”的翻译家代表,一生译著逾40部,对近代中国社会进步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中国近代翻译史中的重要翻译家,马君武的翻译活动和翻译作品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首先借助CiteSpace对马君武翻译研究作...
关键词:马君武 翻译活动 翻译作品 
知识翻译学视角下文化典籍复译中的知识建构——以《山海经》英译为例被引量:3
《外语电化教学》2023年第6期31-36,共6页梁林歆 王迪 
复译是知识持续性建构的重要载体,是知识历时性更新的重要渠道。文章基于知识翻译学视角,以我国文化、神话典籍《山海经》的三种英译本为例,历时性梳理《山海经》复译进程,探讨复译过程中的知识生产与建构机制。研究发现,基于不同的默...
关键词:知识翻译学 文化典籍 复译 《山海经》 
中译本《红线》的四字格运用研究
《语言与文化论坛》2023年第2期14-22,共9页梁林歆 董俊然 
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校级本科专题教学研究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端实用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2194)的成果。
四字格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因其言简意赅、短小精悍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英译汉过程中。李尧和郇忠在尼古拉斯·周思的小说翻译实践中运用了较多的汉语四字格,以增加译文目标语的特色优势,呈现了其鲜明的翻译风格。本文以尼古拉...
关键词:《红线》 四字格 翻译 
近现代鄂籍翻译家群像研究
《外国语文研究》2023年第6期57-71,共15页梁林歆 李浩然 
近年来,翻译家群体作为翻译研究和史学研究的热点受到学界关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湖北省曾涌现一批独具特色的翻译家。文章从翻译史视角,对近现代湖北籍翻译家群体进行研究。具体而言,在廓清翻译家群体概貌的基础上,文章从“内部史”...
关键词:鄂籍翻译家 群体特征 翻译史 
《大唐西域记》英译:缘起、发展与意义被引量:2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105-112,F0003,共9页梁林歆 李磊 
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双一流”建设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话语英译与影响研究”(2022)。
玄奘所撰《大唐西域记》记载了唐朝以西各国风土人情及文化形态,反映了中原和西域国家、城邦的友好往来和互动。自1884年首次在英语世界译介以来,该书历经两次英译高潮,产生3个全译本和3个节译本。文章采用历时和微观比较研究方法,爬梳...
关键词:玄奘 大唐西域记 英译史 典籍翻译 中国文化 海外传播 
知识翻译学视域下译者的立体性角色及作用探析被引量:4
《当代外语研究》2023年第2期40-48,共9页梁林歆 王迪 
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双一流”建设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项)“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话语英译与影响研究”(编号2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知识基于人类对事物的认识、理解而产生,地方性知识因翻译而为全人类共享。知识翻译学将知识与翻译相结合,以知识为衡,从知识维度重构翻译。在知识翻译学视域下,知识凭借翻译的力量从地方走向世界。译者作为将地方性知识世界化、促进知...
关键词:知识翻译学 译者角色 译者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