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玲

作品数:11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自译悲秋桂花翻译行为生态翻译学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池州学院学报》《淮南师范学院学报》《科技信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学外语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
《池州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76-79,共4页刘艳玲 
安徽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研项目(2021jyxm0366);2021年度安徽理工大学人才引进项目。
教师教学效能感对教师工作满意度以及工作投入度有一定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外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探讨影响教师效能感背后的因果机制。研究发现大学外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中等偏上,男女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相当,...
关键词:大学外语教师 教学效能感 调查研究 
中文版大学教学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以及效度检验被引量:4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102-108,共7页刘艳玲 SIWATU KamauOginga 
2021安徽理工大学重点教研项目:社会认知理论视角下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2021xjjy53);2021安徽理工大学人才引进项目:高校教师工作倦怠影响因素研究。
文章对中文版《大学教学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信度以及效度检验,并探索高校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水平。分别使用样本一(n_(1)=342)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使用样本二(n_(2)=205)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使用样本三(n_(3)=67)进行重测信...
关键词:大学教学自我效能感 信度 效度 高校教师 
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的《金锁记》自译策略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90-95,共6页刘艳玲 
2016年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SK2016A0289);2017年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人才国外访学研修项目(gxfx2017028)
文章从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论视角解读张爱玲的自译文本《金锁记》,通过对中英文本的对照分析发现,译者本着忠实再现源语文本的内容及传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将源语文本的内容尽可能完全反映给读者,这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期待规范;...
关键词:翻译规范论 切斯特曼 张爱玲 《金锁记》 
从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看张爱玲自译——以《桂花蒸·阿小悲秋》为例被引量:1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59-61,共3页刘艳玲 
基于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通过分析影响张爱玲自译行为的因素,研究其自译本所体现的翻译规范。研究发现张译本主要遵循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规范;研究同时发现译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目标语文化规范的制约,在自译过程中使用了删减、...
关键词:翻译规范 吉迪恩·图里 张爱玲 《桂花蒸·阿小悲秋》 
译者的适应与选择——析张爱玲自译《桂花蒸·阿小悲秋》被引量:2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年第12期79-83,共5页刘艳玲 谭幸 
2013安徽理工大学青年教师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QN201347
张爱玲作为译者的身份日益得到学界的关注。她不仅翻译了不少美国文学著作,而且有不少自译作品,其自译风格也别具特色。文章从适应选择论视角出发,探讨张爱玲自译《桂花蒸·阿小悲秋》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适应 选择 张爱玲 《桂花蒸·阿小悲秋》 
从语言顺应论看张爱玲自译策略——以《桂花蒸·阿小悲秋》英译为例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75-79,共5页刘艳玲 
安徽理工大学青年教师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译者的适应与选择--析张爱玲自译<桂花蒸>"(QN201347)
译者在翻译自己的作品时,会考虑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更会在翻译过程中顺应自身需要和交际需要。以《桂花蒸·阿小悲秋》的英译为例,从语言顺应论角度分析张爱玲的自译行为:张爱玲在自译过程中考虑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目标语的文化语...
关键词:顺应论 翻译策略 自译 张爱玲 《桂花蒸·阿小悲秋》 
张爱玲翻译行为的生态翻译学探析被引量:2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49-152,共4页刘艳玲 
张爱玲是一位可以自由纯熟地运用双语写作与翻译的女作家,但对张爱玲翻译行为的研究仍然缺乏系统性、整体性。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角度解读张爱玲的翻译行为,期望对张爱玲翻译研究提供帮助,并引起更多学者探析张爱玲翻译行为。本研究表明...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张爱玲 适应 选择 译有所为 
张爱玲翻译行为的生态翻译学探析被引量:1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84-88,共5页刘艳玲 
张爱玲是一位可以自由纯熟地运用双语写作与翻译的女作家,但对其翻译行为的研究仍然缺乏系统性、整体性。文章从生态翻译学角度解读张爱玲的翻译行为,从而发现:张爱玲的翻译活动体现了生态翻译学中的翻译行为的“适应”、“选择”以...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张爱玲 适应 选择 译有所为 
跨文化交际视阈下的文化空缺现象及其翻译策略被引量:1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1期200-202,共3页刘艳玲 
由于地理环境的区别性差异,社会制度和规范以及种族之间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民族间生活习俗也各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出现了文化空缺现象。本文分析了导致文化空缺现象的因素,并进一步提出适当的翻译策略,已补偿翻译中的空缺。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空缺 词汇空缺 翻译策略 
浅论如何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质量
《考试周刊》2010年第39期124-125,共2页刘艳玲 
听力理解一直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方面比较头痛的一个问题。为了有效地提高英语听力教学质量,本文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听力技能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这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力 教学质量 提高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