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瑾

作品数:14被引量:3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古典诗歌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表现艺术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人文性探讨被引量:3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144-148,共5页魏瑾 段丽 
湖南省普通高校教改项目:"文学与大学英语文本精读教学研究";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本土文化导入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12WLH06)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人文通识教育课程,承载起语言教学与人文教育的双重使命。将文学与语言教学有机融合是促进英语教学人文性回归的有效途径;立足文本,以"细读"作为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旨在杜绝急功近利、肤浅浮躁的教、学风气和阅读习惯...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文学 细读 人文性 
中国传统文论术语的民族文化特征与译介策略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114-119,共6页魏瑾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08-2009年度立项课题(0806054B)
中国传统文论术语的民族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其内在意蕴的多义性、结构形式的复合性以及理论形态的嬗递承传性;通过对"意""象""境""意象""意境"几个关键术语进行辨析和梳理,并对其英译进行探讨,提出基于传统文论术语民族文化特征的相应...
关键词:传统文论术语 民族文化特征 英译 策略 
中国古典诗歌的人文精神探析被引量:1
《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第5期289-291,共3页魏瑾 
湖南省教育厅2008科研课题"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的人文精神传承研究"(项目编号:08C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人文精神与整个中华文化精神一脉相承,主要体现在博大深沉的生命意识与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强烈的忧患心理和浓郁的悲悯情怀、民胞物与的人生态度与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等方面。对其所蕴藏的人...
关键词:古典诗歌 生命意识 忧患心理 天人合一 
李杜诗篇的人文意蕴与英译策略被引量:6
《外语学刊》2009年第3期105-108,共4页魏瑾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全球文化语境下汉英翻译的文化目的与文本策略研究"(0806054B);湖南省教育厅2008科研课题"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的人文精神传承研究"(08C010)的阶段性成果
李白、杜甫的诗是我国诗歌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其深厚的人文内涵与中华人文精神传统一脉相承。文章从句式章法、诗眼艺术、意象经营三个方面揭示其诗歌表现艺术,并提出在英语译介中传递其人文精神的相应策略,以期为中国古典诗歌对外译...
关键词:李杜诗篇 人文意蕴 表现艺术 英译策略 
意象之辨:从imagism说起被引量:4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第11期47-49,共3页魏瑾 
英文“imagism”常被汉译为意象派或意象主义,由此,“image”就自然而然被视为“意象”。文章通过考察西方诗学和中国文论传统,提出“image”与“意象”渊干两种不同的文化和文学评论系统,彼此存在很大的差异。注意这种差异,有助...
关键词:意象 IMAGE 差异 
雅俗之间的游走——论商业广告翻译的中庸之道被引量:5
《外语学刊》2008年第5期107-110,共4页魏瑾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商业广告翻译研究"(05YB107)的阶段性成果
现代广告是现实物欲与文学整合的一种表达,兼具媚俗与求雅的双重属性。广告翻译既要避免过分求美求雅,也要切忌粗俗、庸俗或低俗化。讲求适度和谐、不偏不倚、因势而宜的中庸之道,要求广告翻译在美学与实用、高雅与通俗之间取得一种动...
关键词:广告翻译 中庸之道 雅俗共赏 
从成就目标理论看应试心理对大学英语教学绩效的影响被引量:1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第9期89-91,共3页魏瑾 
大学英语统考的功能和用途被无限扩大和歪曲,势必使学生产生极强的应试心理和只重考试结果的成绩目标定向,从而对大学英语教学绩效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从心理层面探索合理利用考试的积极因素,积极引导掌握目标定向,是提高教学绩效的有...
关键词:应试心理 成就目标定向 教学绩效 
译者介入与《红楼梦》人物形象变异被引量:2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99-102,共4页魏瑾 汪小英 
对比和分析《红楼梦》两个英译本实例,从译者的个人情感倾向、审美想象的不同运作以及译者文化取向等三个方面,揭示译者的介入不可避免地作用于翻译效果,使人物形象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异,从而对译作产生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红楼梦》 人物形象变异 译者的介入 
中诗英译中的意境传达和音律再现——以《葬花吟》两种英译为例被引量:3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7期40-42,共3页魏瑾 汪小英 
本文通过对《葬花吟》两种英译文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其在翻译中意境美的传达和音律美的再现,揭示中诗英译中意境传达和音律再现的重要性。
关键词:《葬花吟》 中诗英译 意境美 音律美 
从文学文体视角看林黛玉形象在翻译中的再现被引量:2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第5期48-49,共2页魏瑾 
再现文学形象是小说翻译中最重要的一环,林黛玉是《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中不朽的典型。文章通过从文学文体角度对《红楼梦》两种英译本实例进行对比,分析林黛玉这一形象在翻译中再现的得失,指出文体的再现对文学翻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文学文体 林黛玉形象 翻译 再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