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万俊

作品数:10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教师专业成长人本主义活动教学着眼点生命成长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基础教育参考》《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教育家精神观照下的教师专业成长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年第26期78-80,共3页郭万俊 
思政课教师是办好思想政治课的关键。广大思政课教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明晰方向,躬身自省,贴地而行,坚定价值取向,培养教育品质,提升职业素养,切实做到...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 思政课教师 专业成长 实践路径 
坚持素养立意 推进教考衔接——兼赏2023年福建省中考试题第30题被引量:1
《思想政治课教学》2023年第10期75-78,共4页郭万俊 
扬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议学路径研究”(立项批准号:2021/P/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新中考,凸显素养立意的命题,聚焦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考查。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切实落实好《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关于“在真实情境与任务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
关键词:试题赏析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教考衔接 
深度探究贵在四“点”
《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年第12期50-51,共2页郭万俊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立项课题“初中生法治教育启发性、针对性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2019JK13-L326)阶段性成果。
“深度探究”是相对于浅探究而言的,主要是指探究应触及事物内部和本质,不能急功近利、浮光掠影、浮于表面。强调“深度探究”,意在促使学生在探究时深入知识的背后,获取知识背后丰富的思维价值,从而实现知识和思维的同步发展,同时也要...
关键词:思维价值 深度探究 事物内部 急功近利 浅层化 浮光掠影 获取知识 学生 
教学素材优选五向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年第32期63-64,共2页郭万俊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立项课题“初中生法治教育启发性、针对性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2019JK13-L326)阶段性成果之一。
如何选用教学素材?应选用什么样的教学素材?《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材编写要“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突出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应以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及道德实践水平为基础,选取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
关键词:教学素材 主要素材 道德认知 教材编写 有效链接 提炼素材 教材与生活 道德情感 
把握活动教学的四个着眼点被引量:3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年第3期44-47,共4页郭万俊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活动教学,是"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之举。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活动教学应紧紧围绕核心素养,把着眼点放在考虑如何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上,而不是停留在活动的表层。为此,...
关键词:活动教学 学生生活 主导价值 关键能力 生命成长 
学会欣赏
《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年第11期33-33,共1页郭万俊 
关键词:欣赏 学会 屠格涅夫 《童年》 现代人 教育思想 
教师的专业成长须过好“三关”被引量:1
《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第8期42-43,共2页郭万俊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 自我发展 自我成长 自我修炼 教育名著 
给学生质疑的空间
《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年第9期24-24,共1页郭万俊 
关键词:学生质疑 空间 思想品德课 生活实际 第七课 人教版 时间 教学 答疑 
不妨换种问法
《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年第10期24-25,共2页郭万俊 
关键词:课程改革 角色换位 价值观 基础教育 终身学习 人本主义 
等待应有“度”
《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年第6期27-28,共2页郭万俊 
关键词:教学案例 课程改革 人本主义 课堂教学 教学机智 教学艺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