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汉珍

作品数:10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更多>>
发文主题:学习共同体教学课堂上意会以学定教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苏教育》《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七彩语文(教师论坛)》《教育观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为语文核心素养发展而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实录及评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1年第12期14-19,共6页陈汉珍 许红琴 
学习活动一:初读课文,初识人物师:课文题目里的"崛起"有点难懂,猜猜看,崛起就是中国变得——生:富强.师:所以,课题的意思是"为中国的富裕、强大而读书".周恩来说这句话时,才十二三岁,只比我们大两三岁.少年周恩来说出这样的话,你是不是...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实录 初读课文 课文题目 读书 周恩来 中华 崛起 
在深度教研中敞开自我
《江苏教育》2021年第19期65-66,共2页陈汉珍 
关注教师生命的内在景观,是形成积极的教研文化、团队文化的路径。以建设“校内教研”为中心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为基础,可以从教研内容的转向、教研规模和层次的设计、教研方式的变革以及团队文化的培育等方面,建设平等合作的教师学习共...
关键词:深度教研 学习共同体 教学领导力 共享调节 
让“对话”在课堂上真正发生
《师道(人文)》2020年第2期38-39,共2页陈汉珍 
雅斯贝尔斯说,对话是苏格拉底生活中的基本事实。如果说,在苏格拉底那里,教育中的“对话”所指称的更多的是一种教育方式,那么在今天这样一个交往与对话的时代,对话已经越来越多地具有了存在论意义。它不仅意味着一种真诚的对话情境,在...
关键词:对话情境 活动状态 雅斯贝尔斯 深层意义 苏格拉底 存在论意义 课堂 教师和学生 
“鹿”字三教
《小学教学(语文版)》2019年第5期49-49,共1页陈汉珍 
《咕咚》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的课文。这篇课文未全文注音,部分生字也未注音,旨在引导学生猜字。猜字是儿童识字的重要方法,譬如,看图猜字、根据部件猜字、根据语境猜字等。但在教学中,'猜字'的价值一直被遮蔽着,在班级授课制中,这种...
关键词:识字方法 教学中 
回望从教这些年
《师道(人文)》2019年第3期34-35,共2页陈汉珍 
一、认识未知的自己:我为什么读研?上世纪90年代,我以远超县中录取线的中考成绩入读师范学校。中师毕业,在包分配的年代,我回到自己的母校——所乡村小学,和那些曾经教过我的老师一起工作。乡村的生活是舒缓的,每每忆及彼时,仍是田园牧...
关键词:乡村小学 90年代 师范学校 中考成绩 田园牧歌 不自觉 录取 毕业 
借力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培养的可行之道
《启迪》2019年第3期66-67,17,共3页陈汉珍 
家庭教育逐渐从“原生态”走向“准专业”,迫切需要专业指导,这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新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现状,然后阐述了观点:教师可以且应当成为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力量。最后,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完整家庭教育...
关键词:家庭教育指导 教师 家长叙事沙龙 微信学习共同体 
在“意会—言传—应用”中走向词语的深度学习——以《圆圆的沙粒》教学为例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年第3期80-80,共1页陈汉珍 
在阅读教学中,怎样使词语学习活而不浮,深而不僵呢?这就必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词语学习要基于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意会';二是词语学习要达到准确理解词义的'言传';三是词语学习要置于具体语境中的词语'应用'。经过这样的意会、言传、...
关键词:词语教学 意会言传 应用 深度学习 
让“对话”在课堂上真正发生
《教育观察》2019年第8期19-20,共2页陈汉珍 
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存在大量的"独白式对话""问答式对话"。究其原因,一是单向度的教育观念导致对话无法展开,二是自闭合的问题设计导致对话无法深入。要让对话真正发生,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注重话题的张力,培养倾听的意识,珍视"模糊...
关键词:课堂对话 教育观念 教育方式 双向理解 
以学定教: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年第15期67-67,34,共2页陈汉珍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由于缺乏有效的认知策略而成为'学困生'。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借助于思维导图的训练,有效地帮助这部分学困生走出了困境,获得了学业的进步和思维的突破。本文即呈现了这样一个成功案例。
关键词:学困生 认知策略 思维导图 以学定教 
青春期无聊症候群典型案例及家教溯源
《启迪》2016年第2期81-82,共2页陈汉珍 
无聊是人类常见的一种情绪体验,而这种情绪体验在青春期呈激增趋势,即青春期无聊症候群。本文通过典型案例描述无聊症候群的表现,并从家庭教养的角度进行追根溯源,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反思。
关键词:青春期 无聊症候群 案例分析 家教溯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