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作品数:2229被引量:3138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主办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最新期次:2025年3期更多>>
发文主题:信息技术数字化教学人工智能数字教材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作者:王志刚朱雪梅黄丹青钟志贤余胜泉更多>>
发文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学研究院人民教育出版社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信息技术赋能物理实验:电流热效应教学创新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5年第3期89-91,共3页马驰 岳凌月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物理实验教学迎来了转型的机遇。《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提出“通过实验了解焦耳定律,运用科学探究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然而,传统焦耳定律实验存在诸多局限,如...
关键词:数字化实验系统 学生参与度 焦耳定律 电流热效应 动态图像 科学探究 热膨胀法 实验流程 
基于ESP32单片机和Phyphox软件的实验设计与制作——以“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为例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5年第3期92-95,共4页梁建雄 刘冰 李红梅 
国家留学基金(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批准)项目;2022年云南师范大学优势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项目“中学物理学科教学设计”(项目编号:2022zyhxkc05);云南师范大学2021年本科在线开放课程项目“中学物理学科教学设计”(项目编号:2021zxkc04)的研究成果。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传统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存在不足,如操作复杂、数据处理烦琐、实验误差较大等,影响实验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深入理解。《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
关键词:电动势和内阻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 实验误差 图像法 设计与制作 实验教学效果 传统测量 
基于虚拟实验的生物科学史教育——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为例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5年第3期48-51,共4页彭二雄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强调,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其沿着科学家的探索道路,理解科学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领悟科学家精神。然而,受实验材料的特殊性、操作的复杂度以及...
关键词:沉浸式教学 经典实验 虚拟实验 实施路径 教师引导 科学史教育 生物科学史 探究能力 
协同AI智能体开展CLIL-4C教学的新探索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5年第3期52-56,共5页吴英梓 
广东省强师工程重大课题“教师与AI智能体协同增强学生批判性思维水平的教学模式研究”(批准号:2025DQJK28)的阶段性成果。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应培养学生整合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能力。为此,依据新课标编写的新版英语教材在语篇教学中不仅扩充了词句内容,还提升了理解深度。这无疑对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
关键词:一线教师 理解深度 新课标理念 智能体 英语课程标准 交流情境 思维训练 语篇教学 
人工智能在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中的应用——以“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为例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5年第3期57-60,共4页明丹 刘杰 王惠芹 
“基于‘A+课堂派’的《贵州省生态地标赏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编号:[2021]SJG第2021065号);贵州师范大学2023—2024学年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贵州省生态地表赏析》示范课程(编号:2023KCSZ13);2022年度贵州省级“金课”——贵州省生态地标赏析(编号:2022JKHH0109)的研究成果。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工智能为教育教学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要求学生关注社会性科学议题并参与讨论,但在教学中,受教学时间紧张和议题资料收集困难等因素影响,社...
关键词:社会性科学议题 教育教学领域 人工智能 人机互动 信息技术 科学素养 教学效果 批判性思维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5年第3期61-65,共5页刘重庆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委托课题“中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显著提升的研究与实践”专项研究子课题“互联网+网络画板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编号:KT11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正发生着深刻变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丰富多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革新了教学范式与评价方法^([1])。然而,当前部分教师在应用数字化资源时,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对资源的理...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资源 数字化转型 核心素养 教学范式 传统教学手段 人工智能技术 数字化资源 探究性学习 
基于可视化积件的数学文化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5年第3期66-69,共4页李新华 
浙江省嘉兴市教育领域2023年度“数字化改革”专项课题“积件可视化:GeoGebra助力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研究”(编号:JZ23229)的研究成果之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将数学文化内容融入数学教学体系已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开展数学文化教育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的要求,同时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开阔视野、培养科学探...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材 积件 数学思维 数学文化教育 实践化 文化教学策略 自主探究 几何直观 
借助“低代码”平台设计虚拟实验开展仿真教学——以“菊花的组织培养”实验为例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5年第3期70-73,共4页陈秋菊 许波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实验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但部分复杂实验如“植物组织培养”常由于设备限制、操作难度高、课时紧张等原因难以开展。《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要求开...
关键词:操作技术要求 虚拟实验 实践操作技能 超净工作台 培养基配制 实验设备 仿真教学 实验周期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区域实践路径探索——以深圳市罗湖区数字化“思乐课堂”的构建为例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5年第3期74-78,共5页李春娥 刘春明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全球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而课堂教学的数字化转型则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抓手。2021年,深圳市入选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罗湖区紧跟其步伐,积极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多年来,通过...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 智慧教育 实施路径 学生核心素养 实践路径 课堂教学 构建模式 整体提升 
发挥“数据要素×教育”潜能促进学生AI核心素养提升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5年第3期79-82,共4页周丹 仇鼎宸 任思国 
数据要素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同时也是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基础战略资源。数据要素既可以提升智能教育新模型中主体、环境和资源要素的价值利用效率,也可以通过内化运行过程,实现数智的价值创造和跨越^([1]...
关键词:智能教育 数字化转型 个性化学习 精细化管理 变革性 智能化升级 素养提升 价值释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