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作品数:17被引量:17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主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反思型教师更多>>
发文期刊:《洛阳师范学院学报》《当代教育科学》《商丘师范学院学报》《全球教育展望》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秩序与混沌:关于高校人员管理的思考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年第1期31-33,共3页杨光钦 
本文对高校人员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革思路作了哲理性思考 ,认为对高校人员的管理应不同于对社会其他人员的管理 ,高校管理应依据对混沌理论的理解 ,注意管理过程中的细节变化 。
关键词:高校 人事管理 混沌理论 校园文化 团队精神 学校管理 
课程改革中教师心理冲突的理性分析与调适对策被引量:10
《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14期26-28,共3页刘岸英 
基础教育实验区的课程改革已成为众多民众关注的焦点。这次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冲击已远远超过了新课程本身。教师不仅将扮演新角色,还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形成新的教学技能,建立新的工作方式。面对这种全...
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师 心理问题 心理调适 对策 中小学 
关于创造力形成问题的若干思考被引量:2
《教育探索》2003年第12期6-7,共2页胡灵敏 
河南省教育厅2002年人文社会科学项目(059-ZX-880)"民族;文化;教育与创造力培养问题研究"课题的科研成果之一
创造力与教育有直接的相关性。教育观念、教育认识与实践对创造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对传统教育观念与行为进行深刻反思,将有助于创造力的培养,并促进教育的科学化。
关键词:创造力 教育观念 智力素质 创造力素质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师生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人格机制与策略研究被引量:1
《现代教育论丛》2003年第4期29-33,共5页刘岸英 
一、问题与主流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新领域,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大中学校中已达成共识,很多学校相应地开展了此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人格机制 教育模式 实施策略 学校 
反思型教师与教师专业发展——对反思发展教师专业功能的思考被引量:93
《教育科学》2003年第4期40-42,共3页刘岸英 
 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反思对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成为反思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本文试就反思对发展教师专业的功能以及教师成为反思者的过程与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反思型教师 教师专业 发展 教师专业化 
内隐知识:教师专业化知识基础的新视角被引量:4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103-105,共3页刘岸英 
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知识基础的两个方面。内隐知识不仅成功地解释了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象 ,而且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重视教师拥有的个人化知识 ,承认教师教学实践的个性理解和内化的教育哲学 ...
关键词:内隐知识 教师专业化 知识基础 
个性化教学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异步教学研究》2003年第1期18-22,共5页刘岸英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从冲突到适应与发展-传统型教师向新型教师的转换被引量:3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2年第6期23-25,共3页刘岸英 
教师是否实现新基础教育改革的最终决定性因素,前提是实现传统型向新型教师的转换,适应并发展新教育.
关键词:传统型教师 基础教育 角色转换 教师角色 课程改革 心理障碍 
人本主义教学观与素质教育被引量:39
《教育探索》2002年第10期25-26,共2页马锦华 
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研究人的内在需要、动机、情感和兴趣,尤其重视研究人的潜能的发挥,强调培养人的个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认知与情感的结合、学生个性化的评价以及情感化的师生关系,这对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
关键词:人本主义 教学观 素质教育 教育目标 教学过程 人格化 
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的基本走向被引量:21
《教育探索》2002年第7期101-103,共3页刘岸英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的基本走向。在我国,如何由“师范教育”转向“教师教育”,充分体现教师专业化这个必须面对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者尝试从观念层面、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提出相关的策略。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 教师资格 教师教育 学科专业水平 教育实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