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

作品数:414被引量:27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蒋惠琴仇莉顾丽娟徐涛徐小军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文学理学更多>>
发文主题:小学英语小学数学课堂小学科学小学语文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项目式学习
《小学科学》2025年第4期131-133,共3页瞿晋博 
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小学教育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在小学阶段,科学学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见识,而如何有效地让学生通过科学学科学...
关键词:小学科学 现代教育技术 项目式学习 
硬笔字《用心写“心”》教学设计及评析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2024年第11期35-37,共3页翁小玉 
2023年度江苏省常州市“十四五”规划备案课题“TPACK思维下小学美术与书法学科融合实践研究”(2023czb-wj132)研究成果。
一、考古寻宝,走进“心”字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考古寻宝吗?我们生活和学习中处处有宝藏,老师这里有俩宝盒,谁来挖掘一下?猜猜这是什么字?2.是的!这是最早的时候刻在龟壳上的甲骨文“心”字,是象形文字。那它如何从甲骨文,演变成楷书的...
关键词:甲骨文 象形文字 教学设计 寻宝 考古 
有效联结:让科学逻辑优化科学探究过程
《江苏教育研究》2024年第9期112-116,共5页王学秀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四期立项课题“基于科学逻辑优化小学科学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2021 JY14-L109)的研究成果。
根据活动目的和要求的不同,学生科学活动可分为探究型活动和非探究型活动,辨析不同科学活动的差异,可以找到其中的关联。科学逻辑可以让科学发现合理化、科学探究模式化。科学探究活动又可分为概念型探究、原理型探究、验证型探究,科学...
关键词:有效联结 科学逻辑 科学探究 
教育美学视域下的语文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探索
《当代家庭教育》2024年第8期140-143,共4页周洁 
教育美学是对早期美育的继承与拓展,不仅着眼于审美内容的本身,还强调教育过程中的审美体验,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紧密相连。笔者从教育美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如何通过链接与穿插、精练与巧融及创新与优化三条路径,革新传统的“前置—...
关键词:教育美学 作业设计 课堂教学 融合 路径 
学习活动观视域下小学英语“育人课堂”的建构
《小学教学研究》2024年第4期65-68,共4页管蔚琪 
课堂是学科育人的主阵地,学习活动观视域下,教师要打破套路化、标签化、口号化的育人假象,重塑实现育人目标的“育人课堂”,以主题为纲、目标为靶、活动为媒,在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的教学实践中建构小学英语“育人课堂”的有...
关键词:学习活动观 “育人课堂” 育人目标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创新应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4年第2期0130-0133,共4页王洁 
当前情况下,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种类型的现代化教育技术以及相关教学设备已经逐步融入到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环节之中,正在积极推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模式的深刻转型与变革,初步形成了智能化与数字化的教学体系。在此前提之...
关键词:小学语文 习作 教学 信息技术 应用 
让探究之花开遍课后服务——“双减”课后服务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方案研究
《华夏教师》2024年第1期55-57,共3页王学秀 
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影响着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所以,在“双减”政策落实的大背景下,教师要做好课后服务相关工作的开展,要通过搭建科学探究的平台来组织学生进行思考交流,以此来为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探究活动 “双减”政策 课后服务 科学素养 
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策略探索被引量:1
《文理导航》2023年第35期55-57,共3页王一 
数学是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学科。但当前不少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不能恰当地运用数学思想来解决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建模思想,提升解题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教师...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建模 学科素养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小学教学参考》2023年第33期39-41,共3页郭玉茹 
整合小学体育课程资源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深入研究课程资源种类、内容,做好整合处理,为学生提供更多适合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游戏、媒体、生活、人力、设施等资源,都属于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在搜集、...
关键词:小学体育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一味“抠字眼”或是下策
《湖北教育》2023年第25期9-10,共2页瞿晋博 
在《空气有质量吗》一课教学中,我设计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厘清质量的定义,并通过实验测量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但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我发现学生的科学基础薄弱,无论是概念辨析还是实验设计都没能按照预想的情况稳步推进。这让我意识到,...
关键词:稳步推进 教学目标 实验设计 平衡与协调 实验测量 概念辨析 课堂 基础薄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