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行为习惯

作品数:467被引量:19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苏海华麻祺秦选强李洪军王露璐更多>>
相关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幼儿德育初探——“德润童年”园本课程开发中的思考被引量:1
《幼儿100(教师版)》2024年第7期94-95,共2页吴雯静 
我国教育界关于幼儿德育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认为幼儿德育是对幼儿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即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文明习惯等。另一种认为幼儿德育主要是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由教育者依据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的要求,培养幼儿掌握具体...
关键词:道德品质教育 道德行为习惯 幼儿德育 思想道德品质 启蒙期 道德教育 年龄特点 文明习惯 
小学德育模式创新的路径探析
《留学》2024年第12期32-33,共2页崔鹏飞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培养良好品德的人,是一项关系民族未来的重要工程。小学阶段是品德培养的关键和最佳时期,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教育,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陵城区实验小学不断探索和创新德育...
关键词:道德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品德培养 德育实践 思想道德教育 教育工作者 立德树人 良好品德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实践研究
《进展》2024年第2期72-75,共4页刘奇 徐华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课题“培养农村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2018-08-537。
培养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加强对教育相对薄弱和滞后的农村小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对其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培养农村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内涵和意义、存在的问题、实践策略和实践成效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道德行为习惯 实践研究 
高中德育生活化实践探究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年第41期I0015-I0015,共1页杨新萍 李旦久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矛头”,亦是各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高中教学任务繁重,德育工作局限于课堂之内,为学生讲授德育理论知识,重理论轻实践的德育理念和模式,无法有效培育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导致学生容易出现言行相悖的情况。究其...
关键词:道德行为习惯 高中教学 德育实践 实践探究 德育理论 素质教育 德育理念 德育生活化 
礼尚“嘴”甜--小班幼儿礼貌好习惯养成记
《山东教育》2023年第15期54-56,共3页顾英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礼貌是一种语言。它的规则与实行,主要从观察,从那些有教养的人们举止上去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整个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尤其是幼年时的一些礼仪交往习惯,直接影响到后期人际交往行为的发展状...
关键词:道德行为习惯 小班幼儿 幼儿阶段 礼仪行为 好习惯养成 最佳时期 人际交往行为 礼貌 
润德教育下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辽宁教育》2023年第3期36-38,共3页刘中华 张含敏 
没有德育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教育必须以德先行,而德育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即个人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的习惯方式。小学生的品德是需要经过长期自觉的练习和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道德品质。学校育人的最高目标是培养有...
关键词: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品质 国际视野 国家认同感 人文底蕴 学校育人 德育 润德 
心理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内在能量
《江苏教育》2023年第8期1-1,共1页谭顶良 
心理教育,简称心育,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发展心理潜能、培养和谐健全的人格为目标。人格,是一个人全部心理与社会性特征的总和,包括两大类:一是无道德评价意义、没有好坏之分的特征,这主要与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气质类型及其特征有关;二...
关键词: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认识 健全的人格 心理潜能 道德评价 社会性特征 气质类型 心育 
探索幼儿园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被引量:1
《辽宁教育》2022年第20期76-78,共3页张琳 于宏 
大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幼儿园体验式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ND2019025。
2012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以为幼儿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可见,德育在学前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道德行为习惯 幼儿阶段 良好行为习惯 学前教育 德育 培养幼儿 后续学习 幼儿园 
小学英语课程思政有效路径研究——以小学英语读本《长江》开发与实施为例
《电脑迷·教师研修》2022年第8期64-66,共3页裴潇潇 
重庆市教育学会(2018-2021年)基础教育科研立项重点课题“九年一贯制学校‘全动力’体制机制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XH2018A21)研究成果之一。
【案例背景】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当前英语教学的宗旨和内容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基于核心素养,构建思政课堂”成了英语学科全新的教学工作目标。近些年,素质教育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问题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和...
关键词:核心素养 道德行为习惯 小学英语课程 课程思政 外国友人 开发与实施 思政课堂 爱国主义思想 
从“批判精神”到“审辩能力”——后真相时代学校教育如何促进青少年道德社会化
《教育家》2022年第20期11-12,共2页林可 
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是外部社会环境、学校和家庭教育与个体道德成长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青少年将社会文化中普遍存在的道德观念、伦理价值、习俗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认知思维、道德情感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有...
关键词: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社会化 家庭教育 道德观念 道德教育 个体道德 批判精神 道德情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