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

作品数:540被引量:26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董旭午周健陆宗成陈思任强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文教学与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1949年以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鲁迅散文选篇变化研究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23期86-92,共7页李逸轩 
一、高中语文教科书中鲁迅散文选文情况基于搜集的研究资料,对15套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鲁迅散文进行汇总、梳理、统计,从选文篇目及入选次数呈现静态的鲁迅散文选文现状;从时段分布及增删变化展示动态的鲁迅散文流...
关键词:选文 鲁迅散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教科书 流变历程 展示动态 新中国成立以来 
《奇妙的对联》教学案例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4期139-141,共3页别文玲 
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关键词:梳理探究 语文课堂 畏难心理 汉字文化 人教版高中语文 教学案例 中国传统文化 汉语汉字 
新中国以来高中语文教材新诗篇目研究——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考察对象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期36-47,共12页周航 刘亚兰 
重庆教育规划重点委托课题:《中小学新诗教材选编与审美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9—WT—33)。
在新诗教材和新诗教育方面,早在20世纪20年代,这一新生文体已入民国时期的语文教材;新中国成立以来,新诗更是与国外译诗一道被编入语文课本。语文教材是学生语文教育的蓝本,其中优秀的新诗以其时代性和独特魅力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历来...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 语文课本 语文教育 新诗教育 教材丰富 独特魅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 民国时期 
课文解读的深度,取决于解读的视角——以人教版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为例被引量:2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4期4-5,共2页雷刚 
任何一篇文本的解读都是要追求深度的,对课文的深度解读,首先取决于教师的解读视角。很多文本的解读往往有着多重视角,选择不同的视角,往往也就有着不同的解读过程与结果,这也是高中语文教学能够实现多元解读的原因。人教版高中语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 高中语文教学 多元解读 深度解读 秦统一六国 课文解读 经典名篇 侠义精神 
统编本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戏剧比较研究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9期126-139,共14页朱文静 
戏剧中曲折多变的情节、丰富立体的人物、个性化与典型化的语言都是宝贵的语文教学资源,中国古代经典戏剧作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中要求“引导学生阅...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戏剧比较研究 戏剧作品 语文教学资源 中国文化史 学习任务群 教学价值 人教版 
《勾践灭吴》背后的故事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152-153,共2页肖国武 
《勾践灭吴》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中的一篇文章,节选自《国语》。背景为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
关键词:越国 《国语》 会稽山 人教版高中语文 一篇文章 长江下游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说课设计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2期149-151,共3页李娅娅 
―、说背景1.课标定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的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关键词:审美鉴赏能力 体验情感 品味语言 表达交流 人教版高中语文 文学欣赏 文学评论 文学写作 
语文情意教学目标的表述与评价——以《荷塘月色》为例被引量:1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8期24-26,共3页孙慧芹 
语文情意教学目标是语文课程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别于知识、技能、方法等目标,更多地与思想情感、审美价值、文化精神等挂钩。语文情意教学目标虽然重要,但在教学设计中,其存在表述不清和评价不明的问题。为此,我们拟结合人教...
关键词:《荷塘月色》 语文教育教学 核心素养 评价设计 语文课程目标 情意教学 人教版高中语文 教学设计 
《前赤壁赋》的现象学解读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8期146-147,共2页李星亮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对以现象学为代表的西方文艺理论的引介迈入了新的阶段。西方现象学强调回归事实本质,还原事实原本面貌。在古代文学赏析过程中,通过现象学带有浓郁人文主体直观意象特征的描述,可以在自然、艺术间建立亲密关...
关键词:《前赤壁赋》 《赤壁赋》 西方文艺理论 文学评论 人教版高中语文 意象特征 文学赏析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究竟应该是童仆还是儿童——《陈情表》“僮”字释义辨疑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7期159-160,共2页罗献中 
西晋李密的《陈情表》中有这样一句:"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句中"僮"字是什么意思?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等一些选本皆注释云:"僮,童仆。"该注看似可通,其实与语境失协,又与情理相悖,故不能成立。诚然,在汉晋时期的古文献...
关键词:《陈情表》 汉晋时期 治安策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外无期 古文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