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坐标

作品数:1473被引量:641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晓利彭翔杨文娟刘永伟张旭辉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学生数学(高中版)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精想细算 轻松突破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2018年第11期36-37,共2页苏汉杰 
2017年北京高考理科第18题:已知抛物线1C:y^2=2px过点P(1,1),过点(0,l/2)作直线与抛物线C交于不同的两点M,N,过点M作x轴的垂线分别与直线OP、ON交于点A,B,其中O为原点.(Ⅰ)求抛物线C的方程,并求其焦点坐标。
关键词:抛物线 第18题 高考理科 点坐标 直线 垂线 ON 方程 
精想细算 轻松突破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2018年第8期34-35,共2页苏汉杰 
2017年北京高考理科第18题:已知抛物线C:y^2=2px过点P(1,1),过点(0,1/2)作直线l与抛物线C交于不同的两点M,N,过点M作x轴的垂线分别与直线OP、ON交于点A,B,其中O为原点. (Ⅰ)求抛物线C的方程,并求其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Ⅱ)...
关键词:准线方程 抛物线 第18题 高考理科 点坐标 直线 垂线 ON 
几种解法 多种思考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2016年第9期48-48,F0003,共2页陈国玉 
下面是一道题的几种解法,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题目如图1,抛物线y=ax-3/2-x-2的2图像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已知B点坐标为(4,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M是线段BC下方的抛物线上一点,求△MBC的面积的最大值,并求...
关键词:构造函数 点坐标 平行线法 大时 长最 
向量问题的几种常见解法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2016年第4期38-40,共3页孟震宇 
在数学高考中,纯向量问题占有相当的数量,且有一部分题目技巧性强,难度大,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提出几种常见方法,以期为解决此类问题抛砖引玉.
关键词:原式 四点共圆 重庆卷 已知点 共线 点坐标 当且仅当 全国卷 
两圆方程作差所得直线探析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2016年第3期23-24,共2页郑海萍 
至此,我们不难发现.任意两个圆的方程作差后所得到的直线,其较抽象的位置现已清晰化.根据两圆不同的位置关系,所得直线的位置也有较大差异.
关键词:程相 法向量 连心线 清晰化 内切 解方程组 圆相 点坐标 内分 等圆 
利用几何方法解决圆锥曲线问题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2015年第10期39-40,共2页龚兵 
圆锥曲线是中学数学重要内容,是高考必考的难点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由于计算量比较大,方法灵活多变而使很多同学望题兴叹.在解题过程中如果能挖掘圆锥曲线的几何特征,用平面几何的方法解决圆锥曲线问题,问题变得简单明了.
关键词:中学数学 解题过程 几何方法 离心率 焦半径 弦长公式 圆相 离心角 平分线 点坐标 
探究抛物线定义在解题中的应用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2015年第5期5-5,共1页李爱胜 
在抛物线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巧妙地应用定义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可以顺利的找到问题的解题思路,常常能化繁为简,优化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求最值 例1如图1,已知抛物线y^2=2x的焦点是F,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又有点A...
关键词:抛物线方程 解题思路 焦点弦 数形结合 垂线段 变式 合作探究 已知点 点坐标 三点共线 
分析动点坐标确定函数解析式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2015年第4期18-18,共1页葛永定 
例1(2013年江苏省南通通州区二模)如图1,点A是双曲线y=4/x在第一象限上的一动点,连接AO并延长交另一分支于点B,
关键词:函数解析式 点坐标 通州区 江苏省 双曲线 象限 
学会方程思想方法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2015年第3期3-4,共2页康宇 
所谓方程思想方法,就是以方程的视角审视问题,通过建立相关的方程来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由于方程思想方法贯穿了高中数学,因此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理解掌握,提高运用方程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能力,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方面.本文拟从三个...
关键词:解题过程 繁简 轨迹方程 求解函数 实数根 两点式 系数关系 变元 题设 点坐标 
一道抛物线试题的研究与变式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2014年第11期23-23,共1页吕二动 
题目如图,已知抛物线C的顶点在原点,焦点F在x轴上,抛物线上的点A到F的距离为2,且A的横坐标为1.过A点作抛物线C的两条动弦AD、AE,且AD、AE的斜率满足k AD·k AE=2.
关键词:抛物线方程 变式 数学素养 数学问题 说明理由 一般性结论 点坐标 思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