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形成

作品数:1197被引量:64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蓉生张世富连建新张小稔张建新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师道(教研)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AI时代背景下小学诚信教育与党建融合的策略研究
《师道(教研)》2024年第11期14-14,共1页宋秋红 
学生在小学阶段正是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小学生诚信教育,对于培养未来的合格公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学校工作中,党建引领学校的发展方向。在AI技术不断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当下,探索诚信教育与党建的融合,不但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创...
关键词:品德形成 合格公民 诚信教育 传统教育模式 AI技术 党建引领 小学阶段 新时代要求 
利用身边榜样,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师道(教研)》2024年第11期202-203,共2页何雅皓 
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离不开生活,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感悟都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只有源于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小学生内心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学生的角度来关注生...
关键词:道德体验 品德形成 道德认知 良好行为习惯 良好品德 道德情感 学生的角度 教学活动 
农村中学生居家学习和德育的影响探究
《师道(教研)》2023年第7期19-20,共2页苏佩娟 
德育活动价值是教育应有之内涵,它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明确自身发展,促进德育生成。对于教师而言,其角色在学生品德形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明确德育活动价值的深刻内涵,从而能够让教师更好地落实德育,让农村学生能够在居家学习...
关键词:德育活动 品德形成 农村中学生 德育素养 影响探究 居家 深刻内涵 重要性 
“承典启智”促学生优良品德形成的途径初探
《师道(教研)》2023年第3期6-7,共2页余军 李雪兰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未成年人经典文化内化教育,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开展了“承典启智”特色项目建设研...
关键词:道德品质 优良品德 品德教育 启智 内化教育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品德行为 特色项目建设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学生德育发展被引量:1
《师道(教研)》2019年第2期28-28,共1页杨宏伟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综合实践活动以其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生成性成为课程改革的样板,对促进青少年的德育发展积极有益。选题课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的开始。如何选好研究题目,同学们不仅要对研究的课题背...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德育发展 青少年时期 学生 垃圾分类 调研能力 品德形成 课程改革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
《师道(教研)》2019年第1期119-119,共1页赖秀年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学中加强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应充分发挥生活中的各种教学资源,将感恩教育充分渗透到...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 感恩教育 小学生 品德与社会课程 学生生活 中高年级学生 社会性发展 品德形成 
试论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师道(教研)》2018年第6期66-67,共2页卢施殷 
《品德与社会》 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学科. 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把一门所谓的 "闲课" 变成学生喜欢, 乐学的学科呢? 教师可以尝试情境...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小学中高年级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综合性学科 社会性发展 社会生活 品德形成 
利用校园广播深化德育活动的实践
《师道(教研)》2017年第9期13-14,共2页江少添 
“一滴水能够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教师应让德育更美丽,给学生带来幸福感和快乐感,实现着“把德育做到学生心里去”的理想.《心灵驿站》这一块叙事德育的沃土,正在更真实、更有效的和更能入脑入心的“把德育做到学生的心里去”.让学生...
关键词:德育活动 校园广播 学生品德 实践 利用 品德形成 心路历程 内化过程 
对充实《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的思考
《师道(教研)》2016年第11期106-106,共1页黄逵明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根据这一课程性质,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充实教学内容”的要求。
关键词: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课程 小学中高年级 社会性发展 社会生活 综合课程 品德形成 
整合交流 体验升华
《师道(教研)》2016年第2期86-86,共1页陈纯慧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该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社会生活 交流 整合 小学中高年级 社会性发展 综合课程 品德形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