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词

作品数:1757被引量:56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王尚文许建平高芳田青朱正军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一句话到一篇文的日记之旅
《初中生》2025年第11期110-112,共3页王玛梦伊 
给八、九年级的孩子上写作课,我总是看到他们唉声叹气、面露难色。部分同学的笔尖在纸上徘徊,似乎他们每写下一个单词都是一场斗争。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完成了一篇习作,遣词造句也没有太多新意。我知道.这种对写作的抗拒,不仅仅是因...
关键词:写作课 遣词造句 习作 九年级 语言表达 
什么是写作的语感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中学生适读)》2025年第4期6-6,共1页格非 
语感是作家对文学语言独特的敏感性,是语言风格最重要的构成因素。我们说一位作家的语感很好,不是说作家擅于遣词造句,辞藻华美,意象独特,而主要是指作者对分寸感和语言节奏的把握。
关键词:语言节奏 分寸感 遣词造句 构成因素 文学语言 语感 语言风格 敏感性 
弃妇、弃官与生命觉醒——从诗、序遣词差异看《琵琶行》主旨的深刻性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5年第3期56-59,共4页焦文韬 
2022年度河南省中小学多文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专项一般课题“多文本阅读写结合策略研究”(立项编号:dwbyd22030001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叙事诗名篇《琵琶行》(并序)在塑造琵琶女和“我”的诗歌形象时,正诗与诗序的遣词存在多处差异,对此进行比较并作特定的社会文化分析,可以判断琵琶女是诗人精心塑造的弃妇形象,以此关联起“弃妇”与“弃官”两个互为映衬、具有隐喻关系...
关键词:琵琶女 弃妇 诗歌形象 生命觉醒 
文字深处的对话——《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札记
《小学语文教学》2025年第9期81-82,共2页牛筱琼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悉心品悟叶老的话,其意一是说课文是遣词造句、构段谋篇、表情达意的样品或范本;二是说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凭借。童话《开满鲜花的小路》也是例子,尽管它热闹有趣、个性鲜明,而一旦进入教材,...
关键词:语文教材 个性鲜明 教学札记 品悟 遣词造句 谋篇 表情达意 原始状态 
学为枢轴,互评探津——《壶口瀑布》教学与反思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25年第2期10-12,共3页周小琳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朗读课文,了解游记这一文体的构成要素。2.品读语言,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3.体悟黄河的伟大品格,激发热爱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情感。【课堂实录】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某平台正在招募“旅游胜景”推荐官,诚邀...
关键词:情境导入 壶口瀑布 互评 朗读课文 课堂实录 重难点 遣词造句 教学目标 
演讲稿写作的听众意识 明对象,引共情
《十几岁》2025年第3期32-35,共4页周莉辉 
湖南省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学课题《任务群视域下的高中语文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K-6]研究成果。
技法详解听众意识指的是进行演讲写作时有虚拟的交流对象,要明白演讲的听众是谁,时刻留心自己在和谁对话。听众的年龄、文化程度、思想状况等决定着演讲稿材料内容的选择、演讲技巧的运用和语言的遣词造句,甚至是语气的斟酌等。
关键词:听众意识 演讲稿 演讲技巧 交流对象 遣词造句 内容的选择 演讲写作 
基于体裁分析理论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学生英语》2024年第44期39-40,共2页孙城 
体裁教学法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一种基于体裁和体裁分析的教学方法,作为语篇分析的拓展分支,其涵盖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教育方法,是一种多元交叉理论。它超越了对语篇语言特征的分析,倾向于分析语篇遣词造句对语篇建构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英语 深层阅读 体裁教学法 体裁分析 教学方法 认知特征 分析语篇 遣词造句 
谢谢你,为我推开那一扇门
《快乐青春(简妙作文)(中学生适读)》2024年第10期51-53,共3页闫晓雨 
小时候写作文,最讨厌的一句话是:“文章体裁不限,小说、诗歌除外。”而其实在学校里还流传着另外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定,比如凡是涉及青涩的感情、过分夸张的表达手法,以及天马行空的遣词造句等,都是不正确的、不符合试题要求的。在上中学...
关键词:文章体裁 表达手法 遣词造句 写作文 天马行空 约定俗成 中学 诗歌 
英译汉的一个重要步骤:调整——利奥波德《雁归来》译后杂感
《中国翻译》2024年第5期177-181,共5页曹明伦 
《英汉互译实用教程》把翻译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即理解和表达(郭著章,2010:59);《英汉翻译教程》则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理解、表达和校核(张培基,1980:9)。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赞成把翻译过程分为三个步骤(阶段),但我划分的三个步骤是理...
关键词:理解和表达 英译汉 翻译的本质属性 利奥波德 张培基 遣词造句 《英汉翻译教程》 英汉互译 
借句式比较,品诗歌情感
《语文学习》2024年第10期30-32,共3页赵霞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学会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教学策略研究”(编号:HDXH2023144)阶段性成果。
师:1933年温佩筠首次翻译《致大海》,此后,戈宝权、查良铮、杜承南等近10人译过该诗。课下,大家从节奏韵律、遣词用字、艺术手法等方面对《致大海》的三个版本(戈版、查版、杜版)进行了比较鉴赏并撰写了文学短评。除了常见的赏析角度,...
关键词:节奏韵律 戈宝权 句式特征 遣词用字 三个版本 诗歌情感 比较鉴赏 情感表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