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程标准

作品数:2401被引量:2178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何成刚郑林冯一下赵亚夫徐蓝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历史地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提升学生历史阅读概括能力的探索
《看历史》2023年第2期0077-0079,共3页安家威 
历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注重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双减”正从落地走向纵深,其核心是提质增效。要求在历史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的特点,引导学生面对渗透核心素养的教材文本和史实材料,...
关键词:历史课程标准 双减 阅读概括能力 核心素养 
历史教育与历史教材的若干省思——李帆先生访谈录被引量:5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9年第11期3-8,共6页李帆 吴艳玲 
吴艳玲:早在2003年,您就曾于《历史教学》发表《简论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育的嬗变——以北京政府、南京政府先后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为核心》一文。那么从您编写教材的经验来看,当下的中学历史教学与民国时期的历史教学,面临的共同问...
关键词:南京政府 历史教材 北京政府 中学历史教学 民国时期 《历史教学》 历史课程标准 编写教材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学设计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30期162-163,共2页赖颖龙 
关于《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这一课,《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部编版)给出了明确的要求,即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本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强调历史人物,即是对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贡献及评价进行探...
关键词:革命活动 教学设计 孙中山 先行者 《历史课程标准》 中国民主革命 “革命” 天下为公 
英、美历史思维研究的学术路径探析被引量:5
《历史教学问题》2017年第3期125-129,112,共6页张禄佳 朱继军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部重点项目“中学历史课程批判性思维培育路径研究”(DHA160306)阶段性研究成果
自新史学接力科学史学起,特别是后现代主义史学诞生后,当代历史学已经从过去的一味追求"历史真相"转向了时下追求更接近真相的"历史解释"。于是,作为建构"历史解释"工具和程序的历史思维变得日益重要。在英、美两国历史教育中,历...
关键词:历史思维 历史解释 历史教育 路径探析 神裁法 学科核心 历史真相 思维研究 学科能力 历史课程标准 
“抗日战争”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第5期29-33,共5页陈建云 
【教学分析】 关于“抗日战争”这一内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是:“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抗日战争” 教学反思 课堂实录 历史课程标准 抗日战争胜利 侵华日军 普通高中 科学研究院 
浅析世界近代史的课程内容——《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世界近代史》导读
《科教文汇》2012年第16期92-93,共2页李军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立项项目(SM2012050061002)研究成果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版颁布以来,有关《世界近代史》的主要思路和授课内容发生了诸多变化。本文针对《世界近代史》的起讫时间、发展线索和三维目标的学习内容做一简要阐述,旨在更好地帮助初中历史教师了解新修订课...
关键词:《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世界近代史》 
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看史料教学的重要性被引量:3
《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第10期63-63,共1页徐彬 
随着教科书中引用史料的不断增加和高考历史试卷中材料解析题比重的不断攀升,史料教学也日益受到重视。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对史料教学高度重视,进一步提出了全面、明确而具体的建...
关键词: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 史料 教学 历史 教科书 教育部 
培养审美素质是挖掘史学功能的重要手段——解读《历史课程标准》有感
《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0年第3期18-20,共3页周道贵 
一、美育的内涵、目的和意义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指出: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因此,作为历史学科教师,应该结合本科教学特点,加强美育的渗透教...
关键词:《历史课程标准》 史学功能 审美素质 培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挖掘 学生健康 解读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史料解析的能力
《考试周刊》2009年第32X期137-138,共2页王瑞花 
历史教学的任务具有综合性,介绍重要史料,讲述基本史实是其中的一个任务。在教学中历史教师要按历史教学大纲或历史课程标准,介绍相关重要史料,引导和启发学生创设历史情境,再现历史,这是历史教师的职责。
关键词:历史教学 史料 学生 能力 解析 培养 历史课程标准 历史教师 
培养审美素质是挖掘史学功能的重要手段——解读《历史课程标准》有感
《新课程研究(上旬)》2009年第11期17-19,共3页周道贵 
一、美育的内涵、目的和意义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指出: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因此,作为历史学科教师,应该结合本科教学特点,加强美育的渗透教...
关键词:《历史课程标准》 史学功能 审美素质 培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挖掘 学生健康 解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