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现象

作品数:1314被引量:1104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冯培兰刘建兵姚锦祥王静钟大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学历史教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历史解释素养的历史结论深度教学策略——以新文化运动对传统儒学的态度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2020年第5期41-43,共3页刘建兵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重点课题“指向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结构化深度教学策略研究”(2019JK13-ZB76)的阶段性成果。
所谓深度教学,是指教师借助一定的活动情境带领学生超越表层的知识符号学习,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挖掘知识内涵的丰富价值,完整地实现知识教学对学生的发展价值。[1]从知识的角度来看,深度教学的目标是实现知识的深度理解...
关键词:历史结论 历史现象 因果关系 新文化运动 传统儒学 教学策略 
穿过时空触摸你——时空观念在“分封制”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1
《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12期9-11,共3页王庆华 易丽花 
历史事件的发生、历史现象的存在离不开特定的时空,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时空观念是必要且必须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要,搭建起事物纵向和横向的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感知历史、认识历史。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一西周分...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时空观念 分封制 触摸 历史事件 学生需要 历史现象 教学内容 
科学选择节点 理性解释历史——以“俄国十月革命”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12期36-38,共3页吴永健 
历史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1]。时序观是时空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序观就是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时间联系中进行认识,以观察该事物在历史演进中的特征,并认识该事物在历史长...
关键词:历史现象 俄国十月革命 科学选择 事物发展 理性 节点 时空观念 空间联系 
2016年以来高考全国Ⅰ卷对历史时空观的考查——探究考查规律及培养策略被引量:3
《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11期14-16,共3页陈伟 
一般说来,历史不能脱离时空框架。历史事件或史实都是某一时间、某一区域及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时空观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从时空观来看历史的规律,历史具有纵向和横向的规律。纵向规律是以时间为线索探究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基...
关键词:历史事件 历史规律 时空观 培养策略 高考 历史现象 时空框架 社会环境 
以图示说逻辑——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教学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8期52-54,共3页祝旭东 
历史图示教学,是一种以图示、图形、图像或表格为主要方式,揭示历史事物现象或本质的特征,激发学生思维,使其更好地掌握知识,加快教学进程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用形象化的图形、图象或表格的形式讲授历史基本概念,揭示历史...
关键词:图示教学 逻辑联系 华盛顿体系 教学思考 知识结构体系 历史现象 学生思维 教学方法 
比较研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鸦片战争》为例被引量:1
《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6期31-33,共3页陈伟新 周银华 
比较研究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异同,探求规律的方法。高中历史教学中,比较研究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深刻理解历史现象,探寻隐性特征、本质规律,更能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鸦片战争》 本质规律 历史现象 隐性特征 思维方法 学会学习 人教版 
“去历史化”:历史学科素养的阻抗因素
《中学历史教学》2017年第5期26-28,共3页秦晓鸥 
"去历史化"现象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时有发生,具体表现为历史时空错位、语言表述随意、人物形象固化等等。这些现象有违于历史逻辑,有悖于历史学科,有害于历史素养,是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的。因此,矫正"去历史化"以提升学...
关键词:学科素养 历史化 阻抗因素 时空错位 历史现象 历史教学 语言表述 人物形象 
浅议中学历史的折射思维方法
《中学历史教学》2017年第5期4-6,共3页刘赋斌 
折射[1],即比喻把事物的表象(经过感知的客观事物在脑中再现的形象)或实质表现出来。就历史学来讲,即通过某一种历史现象或一些历史现象看出一种或多种历史现象的实质,或通过多种历史现象折射出其共性的本质来,或通过一个抽象了的历...
关键词:中学历史 折射 思维方法 历史现象 客观事物 历史本质 思维能力 历史问题 
浅谈非核心历史概念在历史教学中的实施路径——以“民族自决原则”概念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2017年第3期31-33,共3页裴显钱 赵红梅 
“历史概念是以历史理论为指导,是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最本质的认识。”[1]历史概念的教学关乎课堂教学成败,笔者以为历史概念有核心概念和非核心概念之分,现有研究成果更多的是关注于核心概念的教学,对非核心概念的...
关键词:历史概念 历史教学 民族自决原则 路径 历史理论 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 历史现象 
历史思维的“源”与“流”——基于近年来历史全国卷的实例分析
《中学历史教学》2016年第5期49-52,共4页雷志伟 
关于历史思维,上个世纪90年代赵恒烈先生有过系统的论述,“历史思维能力就是人们用以再认和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它是一种历史的认识活动,历史思维能力是由简单到复杂...
关键词:历史思维能力 全国卷 “流” 实例 历史发展进程 90年代 历史现象 历史事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