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性翻译

作品数:54被引量:12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陈伟杨璘璘钟慧马爽雷燕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青春岁月》《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现代英语》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留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重塑翻译研究:AI技术影响下的范式转换与未来方向探索被引量:1
《外国语》2024年第4期72-81,共10页余静 刘康龙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ChatGPT的崛起,翻译研究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变革。AI技术的广泛使用不仅重塑了翻译活动的性质和过程,还推动了译后编辑的主流化,并打破文本及非文本等不同模态之间的界限。这一变革不仅...
关键词:人工智能 翻译研究 ChatGPT 应用翻译研究 描述性翻译研究 研究方法 
基于翻译英语语料库的描述性翻译被引量:1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年第S02期194-196,共3页李嘉宣 
本文首先阐述了英语语料库的构成和主要特征,对TEC与其他资料库进行了对比,最后在对TEC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明了TEC的今后发展的方向,这对基于翻译英语语料库的描述性翻译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翻译英语语料库 描述性翻译 翻译过程 翻译文本 翻译总特征 
基于双语语料库的隐喻口译策略研究
《现代英语》2022年第23期58-61,共4页王晶 李娉婷 
重庆邮电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中国信息通信技术对外传播话语能力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K2022-48);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能力与贸易关系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21WYZX0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章以隐喻的口译策略为侧重点,基于2017年至2019年间的达沃斯论坛口译会议内容搭建双语平行语料库。研究采用手动标注和ParaConc软件统计语料库中出现的隐喻,并根据口译策略对隐喻进行分类,即:隐喻对等、再隐喻化、去隐喻化和隐喻化。...
关键词:隐喻 口译策略 口译会议 语料库 描述性翻译研究 
描述视域下《三国演义》邓罗译本比较研究被引量:2
《上海翻译》2022年第4期60-66,共7页沈高阳 张志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海关通史”(编号:21&ZD220)。
近年来,关于清末海关洋员的汉学研究与翻译著作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邓罗于1889-1892年间在《中国评论》上发表《三国演义》节译,反响斐然。1891年,他入职海关,并凭借其优秀的汉语水平,于数年间迅速升迁至税务司。邓罗前后共翻译了...
关键词:《三国演义》 邓罗 描述性翻译研究 海关洋员 
话语分析视角下的译学研究新路径——评《口笔译的话语分析研究新进展》
《翻译界》2022年第1期148-156,共9页步婧 
《口笔译的话语分析研究新进展》一书是话语分析视角下翻译研究的最新成果之一。该书以话语分析的研究框架为指导,考察了对外传播话语翻译的社会文化属性及译者的角色定位,展示了话语分析与翻译研究跨学科互动的广阔空间,深度探索了描...
关键词:话语分析 描述性翻译研究 研究路径 
中外文儿童文学翻译描述性研究述评被引量:3
《翻译界》2021年第1期-,共17页卢宁 
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项目“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地域文化译介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17XTS13);北京语言大学院级项目(项目编号:20YJ020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翻译研究在20世纪50—60年代以语言学范式为主流,而80年代以后,描述性研究和文化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学术关注。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中,描述性研究是一支主要力量。本文将讨论描述性研究对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特别意义,简要介绍并评述中外文...
关键词:儿童文学翻译 描述性翻译研究 规范 
汉英会议口译中的旅程隐喻——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被引量:8
《上海翻译》2021年第1期65-70,共6页盛丹丹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构建、翻译与传播研究”(编号:17ZDA319)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应用汉英会议口译平行语料库,基于描述性翻译研究范式和认知隐喻翻译研究路径,以旅程隐喻为例考察总理记者会汉英口译中隐喻口译的策略类型及其使用分布。从源语和译语出发进行双向考察发现,隐喻口译策略可归纳为隐喻对等、再隐喻...
关键词:隐喻口译 口译策略 描述性翻译研究 语料库 
描述性翻译理论视角下针灸穴名文化专有项英译对比研究被引量:1
《品位·经典》2020年第11期26-28,共3页樊昱芳 袁向东 李涛安 
选取张晟星的《经穴释义汇解》、魏迺杰的《实用英文中医辞典》和Peter Deadman的《针灸手册》三个英译版,以针灸穴名文化专有项为研究对象,在描述性翻译理论指导下,对比三个版本针灸穴名文化专有项的英译特点,对翻译特点形成的原因进...
关键词:描述翻译学 针灸穴名 文化专有项 英译研究 
外来翻译家沙博理研究综述——基于中国“红色”翻译时期(1949-1966)的分析被引量:1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21-28,共8页聂炜 张白桦 
内蒙古文化研究工程子项目(MNZWHF2016-16)。
我国对于翻译家系统性研究的探讨始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近30年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探索出了逐渐清晰的研究脉络。虽然探索研究翻译家的研究范式日益规范,但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却日益凸显,具体表现在:研究对象的选择过于集中于名家名著,因而...
关键词:翻译家研究 沙博理 “红色”翻译时期 描述性翻译研究 文献计量法 
翻译认知过程研究的综合视角——《描述翻译认知过程:行为与事件》评介
《中国外语》2019年第6期105-109,共5页陈霞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译者心理过程逐渐成为翻译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这不仅发展了描述性翻译研究范式,也推动了翻译研究的跨学科发展。2015年,约翰·本杰明(John Benjamins)出版公司出版的论文集《描述翻译认知过程:行为与事件》(Describing ...
关键词:翻译认知过程 描述性翻译研究 翻译行业 翻译研究者 本杰明 情境因素 跨学科发展 译者心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