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精神

作品数:17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宽宁李树军王明李太平赵京立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临沂师范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天津电大学报》《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如何利用游戏,丰富幼儿一日活动
《散文选刊(中旬刊)》2019年第12期5-5,共1页索朗吉宗 
课程游戏化的提出是对幼儿园课程进行的一次根本性的改变,通过将游戏作为课程精神切入点的方式,对幼儿园的教学课程实施全面改革。课程游戏化的推进,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利用游戏将课程结构进行优化,从而促进幼儿更好地在游戏中学习、成...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 幼儿园课程 利用游戏 幼儿一日活动 课程结构 教师课程 教学课程 课程精神 
大学语文课程精神育人功能实现的方法和途径——以天津滨海职业学院为例被引量:2
《天津电大学报》2018年第2期65-68,共4页赵京立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2017年校级课题"大学语文课程‘精神育人’功能实现的方法和途径--以天津滨海职业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1711)成果
作为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不仅要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能,更要凭借其学科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精神育人功能,在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审美价值观、守护美好心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方案和实施方...
关键词:大学语文 精神育人 方法和途径 
体现新课程精神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2017年广东省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旬)》2017年第11期53-55,共3页王实玲 
2017年,除深圳市外,广东省其他地级市均把思想品德学科纳入中考范围,有的单独成卷,有的政史合卷,单独成卷且满分为100分的有广东省卷、广州市卷。由于相当一部分地级市使用广东省卷,故我们重点对广东省卷(以下简称"省卷")和广州市...
关键词:课程标准 思想品德 广东省 试题分析 精神 中考 素养 指向 
领会新课程精神,浅谈文言文教学——《赤壁赋》教学实践被引量:2
《才智》2017年第27期166-166,共1页杜志国 张桂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流光溢彩,蕴涵了五千年光辉璀璨的华夏文明,而文言文作品更是中国古代精英文化的结晶,具有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地搞好文言文教学,达到课改要求,成功开启古代语言文学的宝库,弘扬中华民族文...
关键词:领会 新课程 精神 浅谈 教学 
浅谈新课程精神下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青年作家》2015年第4期101-101,103,共2页张伟丹 
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活动中,我们探索出”朗读感知-疏通文意-理解主旨-欣赏评价-积累迁移“的五环节文言文课堂学习指导模式。此学法更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良好的语言累积,丰富思维以及知识...
关键词:朗读感知 理解主旨 欣赏评价 
教师课程理解:教师与课程精神的融合
《教育与职业》2014年第27期181-182,共2页刘桂辉 
课程精神是课程的本真和精髓,教师的课程理解即是对课程精神的解读和阐释。当前存在的主客分离的课程理解视角无法实现教师对课程的深层把握,也不能促成课程意义的生成,教师在课程理解中以融合的姿态来处理与课程精神的关系,才能实现课...
关键词:教师 课程理解 课程精神 
最是“研习”能致远——由必修教材“研讨与练习”体悟新课程精神
《新课程(中学)》2012年第8期51-52,共2页吴璟 
学习,学也,习也。学是吸收,研是消化,习是提高。学而不研不习,是无快乐可言的,不但教者无快乐,学者也无快乐无兴趣。当前语文教学一改再改,可是依然走不出泥淖,不能说与此毫无关系。文章旨趣不是在教师的机械传授与学生的被动...
关键词:必修教材 新课程 练习 精神 体悟 研习 语文教学 被动接受 
关注“课程精神”——解释学视角下教师课程理解的合理取向被引量:4
《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第7期49-52,共4页王明 李太平 
课程精神是指有关课程的核心理念、思想以及价值追求,它是课程文本中所蕴含的真理性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课程理解活动中起着规范与导向作用。基于解释学发展的视角,教师课程理解应超越"符合性"与"生成性"非此即彼的取向,强调基于...
关键词:文本中心论 课程精神 解释学 
导向稳定,能力立意,凸显新课程精神——近几年部分省市新课程中考历史试题评析被引量:1
《历史教学问题》2012年第3期132-135,共4页朱启胜 
和高考一样,中考也是高利害考试,它涉及面更广,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而且,中考也同样有很多精彩的成功的试题,不少试题能够联系社会现实,关注社会热点,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时代性、地域性特色等方面都把握得比较好,充分...
关键词:试题评析 历史试题 部分省市 中考 能力立意 新课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稳定 
教师课程理解:课程精神的个性化展现被引量:10
《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第13期23-26,共4页孙宽宁 
教师的课程理解是课程实际意义和教师生存意义生成的必要条件。教师理解课程,关键是理解课程精神。课程精神集中反映课程的设计思想、理念和意义,准确理解课程精神是进行有效课程实践的基础。但是课程精神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式...
关键词:课程理解 课程精神 个性化 忠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