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问题

作品数:341被引量:13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郜舒竹邱廷建吉智深陈安宁罗燕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计划课题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如何运用“抬脚法”巧解鸡兔同笼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2025年第2期84-85,共2页章丽娜 
古人提出了“脚法”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这是一种学生容易理解的解题方法,具体教学步骤如下一、运用“抬脚法”,借助图画表征理解数学模型1.出示情境,理解题意情境: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10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
关键词:理解题意 理解数学 解题方法 巧解 教学步骤 鸡兔同笼问题 借助图画 情境 
基于列举法厘清鸡兔同笼问题数量关系
《湖北教育》2025年第2期87-87,共1页宋文相 
执教《鸡兔同笼》时,教师可以聚焦列举法,引导学生厘清鸡和兔只数的变化导致的腿数量的变化,进而理解假设法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解决问题能力与抽象思维的同步提升。基于列举法梳理数量关系。用列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相对容易理解,...
关键词:鸡兔同笼 课堂参与度 解决问题能力 列举法 同步提升 小数据 理解假设 抽象思维 
绕过鸡兔同笼问题的“温柔陷阱”
《学术与实践》2024年第2期13-16,共4页杨胜光 
鸡兔同笼问题是一道非常简单有趣的小学数学题,但是有些学生在用方程解答鸡兔同笼问题及其拓展延伸题时就容易掉进“陷阱”,设未知数就是个“温柔的陷阱”,到底设谁为x才能避免掉进“陷阱”。笔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跳出“陷阱...
关键词:鸡兔同笼 方程 设未知数 系数 推广 
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策略——以“鸡兔同笼”问题为例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4年第32期17-19,共3页倪萌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与“形”是数学的研究对象.借助“形”可以使“数”更加直观,借助“数”可以使“形”更加精确,数形结合是中学数学中极其重要的数学解题方法.基于此,文章从“以形助数”和“以数解形”两个方...
关键词:数形结合 解题方法 鸡兔同笼 
巧改题深思考,结构化建模型——以“鸡兔同笼”问题为例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4年第11期36-37,共2页杨波 
“鸡兔同笼”不仅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题,还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体现。这个问题最早出现在距今1500年前的《孙子算经》,这一内容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九章“数学广角”。它描述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个笼子里有若...
关键词:鸡兔同笼 小学数学教材 深度学习 深度思考 一线教师 数学名题 数学广角 人民教育出版社 
双新双减背景下“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探索
《师道(教研)》2024年第8期148-149,共2页邱黄炯 
基于双新双减背景,“鸡兔同笼”这一经典问题作为数学广角的内容,应如何讲?讲到何种程度?笔者认为教师需要对众多方法进行甄别和全面的考量,分清楚哪些思想方法才是最重要的,鱼与渔哪个更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枚举法、假设法、方程法、画...
关键词:鸡兔同笼 学有余力 课外拓展 画图法 方程法 枚举法 数学广角 全体学生 
“鸡兔同笼问题”新解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24年第7期45-47,共3页彭洁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里的“鸡兔同笼问题”,有很多经典解法,笔者现提供一种新解法供大家鉴赏。方法虽然不佳,但也算另辟蹊径。此法名叫“假设一打包一凑头法”。需要先假设笼子里的鸡和兔(文中“鸡和兔”简称“鸡兔”)的数量...
关键词:鸡兔同笼问题 打包 人教版 新解法 平均分 另辟蹊径 《数学广角》 笼子 
以“鸡兔同笼”问题为例谈数学思维在小学阶段的培养
《数学之友》2024年第14期57-58,共2页石军军 
在小学教育中,数学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还影响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本文以“鸡兔同笼”问题为例,探讨如何在小学阶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学提...
关键词:鸡兔同笼 数学思维 小学阶段 
运用变式教学,引向高阶思维——以“鸡兔同笼”问题为例
《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年第23期32-33,共2页唐丽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强调数学教学要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注重启发性,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核心素养与高阶思维。在此背景下,变式教学作为一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通过提供多种不同的问题解决策略,鼓励学生主动思考...
关键词:高阶思维 鸡兔同笼 核心素养 主动思考 问题解决策略 促进学生发展 数学教学 变式教学 
探究一个常规问题的反向问题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24年第6期26-27,共2页秦奇 侯欣 曾小平 
通常情况下,我们知道鸡和兔的只数计算它们的头数和脚数,这是个正向问题。如果我们知道鸡和兔的总头数和总脚数,求鸡和兔的只数,这是个反向问题(即鸡兔同笼问题)。可见,在数学研究和数学教学中经常会涉及到反向问题。例如,减法可以看成...
关键词:正向问题 数学教学中 鸡兔同笼问题 反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