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倍数

作品数:1044被引量:30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夏迎九乐茂华张建承卢琴芬马吉恩更多>>
相关机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日立制作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小学教学(数学版)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图析数,在对比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以“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练习课”为例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5年第4期62-64,共3页张晓琳 陈婧婕 王璇 张琪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是小学阶段较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学生虽然能掌握“短除法”这种求解方法,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依然存在不少判断误区,如:什么时候求最大公因数?什么时候求最小公倍数?求“最多”一定是求最大公因数吗?求“最少”一...
关键词:最小公倍数 审辩式思维 最大公因数 
如何根据(a,b)与[a,b]的值求解a与b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3年第1期62-62,共1页司志本 田丽敏 
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是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给定两个数,求出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问题;反过来,如果给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那么如何求出这两个数?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 
未曾预约的精彩——课堂意外生成中教师该做什么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0年第9期42-43,共2页李怀兵 
在我县组织的一次教学能手评比活动中,吴乔丽老师执教的“找最小公倍数”一课(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给现场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处理教材设计的第四个问题,即通过集合图的方法来理解4和6的公倍数时,吴老师紧...
关键词:教学能手 拓展思维 处理教材 老师 课堂意外 评比活动 最小公倍数 北师大版教材 
做题经验与深度学习——以“看到‘至少’就求最小公倍数”为例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0年第2期28-29,共2页李学静 
问题1:有一批地砖,每块长45厘米、宽30厘米。至少要用多少块这样的地砖才能铺成一个正方形?师:谁来给大家说一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生1:我求的是45和30的最小公倍数,答案是90块。师:为什么要求最小公倍数而不是别的?生1:因为是至少(故意...
关键词:最小公倍数 最大公因数 长方形 深度学习 
小学生在数学臆测教学课堂上展现的证明——以两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性质为例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0年第1期12-16,共5页陈姿静 
一小学生有能力证明吗小学生是否有能力证明?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探讨在小学阶段学习证明对学习的重要性。为什么在小学阶段需要学习证明?汉纳(Hanna)和维利尔斯(Villiers)特别呼吁学校数学课程需要提供机会让学生学习证明,不仅需...
关键词:最大公因数 短除法 最小公倍数 教学课堂 
《小学数学研究》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5年第6期30-30,共1页
为什么0不能做除数?为什么四则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为什么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算术方法和代数方法有什么不同?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有哪些用处?概率和统计有联系吗?……
关键词:数学研究 小学 四则混合运算 最小公倍数 最大公约数 代数方法 算术方法 三角形 
不强求,又何妨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4年第5期50-50,共1页费岭峰 
本期“讨论吧”的话题是:公分母必须是最小公倍数吗? 在收到的50余份来稿中,大都提到了“关注体验”“发展思维”“淡化形式”“顺势而行”“自然生长”这些关键词,但每位教师的视角和关注点又有些不同。相信您读完下面的来稿后,...
关键词:最小公倍数 关键词 话题 分母 教师 
让体会“飞”得慢点儿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4年第5期50-51,共2页马红昌 
在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中,使用了“公分母必须是最小公倍数”的技巧,使得在化简结果时,工作量得以减小,教学之初,我也采用了这种思路.但是,正当我为传授给学生好的技巧窃喜时,新的苦恼来了:无论我如何强调“公分母必须我最小公...
关键词:“飞” 最小公倍数 异分母 加减法 工作量 技巧 学生 分数 
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寻找捷径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4年第5期51-51,共1页陈杰平 
事实上,选择以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的学生,其计算正确率明显高于以两个异分母的乘积(公倍数)作为公分母的学生,主要是后者由于通分后分子和分母的数比较大,导致计算难度增加,或者很难找到计算结果中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没有对计算结...
关键词:引导学生 最小公倍数 对比 计算结果 异分母 最简分数 分数运算 正确率 
让学生在课堂中慢慢成长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4年第5期51-52,共2页宋君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教师要站在更高的层次引导学生进行智慧地学习.作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出结果,核心的知识目标就可以达成.当然,作为教师,我们总希望学生少走“弯路”,用最小公倍数更简单、更便...
关键词:引导学生 最小公倍数 成长 课堂 数学教学 知识目标 认知风格 知识背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