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与方法目标

作品数:217被引量:14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汉林郝良群余新武周仕德陈刚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城教育研修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历史教学问题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探——以沪教版《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一课为例被引量:1
《历史教学问题》2011年第3期117-120,共4页苗水萍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中小学的推进,"过程与方法"目标作为新生事物,使广大教师和专家产生了诸多困惑和争议,不好好思考,会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关键词:教学设计 “过程与方法” 中央集权 高中历史 大一统 沪教版 国家 新课程改革 
《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目录索引被引量:2
《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第6期137-140,91,共5页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术动态 目录索引 历史学系 历史课堂 研究述评 “过程与方法”目标 文化学院 中学生 上海市 陈祖武 郑异凡 策略探析 
从“忽略”到“重视”——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一点看法被引量:1
《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第1期116-118,共3页胡瑞琴 
“过程与方法”被列为课程目标是这次课程改革中较为突出的部分,也因此引起了许多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和教研工作者的不解和疑惑。其主要原因是,新课程目标中“知识和能力”目标基本上和以前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就表述方式上...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 新课程目标 标的 忽略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 课程改革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 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被引量:2
《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第1期119-121,共3页潘学跃 
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提出是此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其中“过程与方法”目标更是一大亮点。但一线教师对“过程与方法”目标又有许多疑惑点。本文以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为例,粗浅谈谈如何从学...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 心理特点 学生 历史学习 对外开放格局 课程改革 三维目标 一线教师 
《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目录索引
《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6期110-112,63,共4页
关键词:学术动态 高中历史教学 “过程与方法”目标 目录索引 文化学院 历史学系 历史课堂 古代希腊 彭树智 中国古代史 
以“三步法”来引导学生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被引量:1
《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5期97-98,共2页张应进 
聂幼犁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这样的观点:“知识与技能”是枝叶(树冠),“过程与方法”是树干,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树根,三者不可或缺,协调发展。从这里可以看出三维目标之间的重要关系。更可以看出“过程与方法”在三维目标...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 三步法 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 协调发展 教学过程 价值观 
体验性:“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核心被引量:1
《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4期93-95,共3页王生 
“过程与方法”是达成“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在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着重突出学生的体验性特征,这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所要求的,也是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下面就结合...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 体验性 标的 教学实践 新课程改革 情感态度 历史学科 教学案例 
论新课程中学历史教科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体现被引量:2
《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4期101-103,共3页邵茜 
新课程改革较过去有很大的不同.其中一项重要变化就是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隋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课程目标。教科书的编写必须注意帮助学生实现这三个维度的目标。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 历史教科书 新课程改革 标的 中学 课程目标 价值观 维度 
关于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度”的把握被引量:2
《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3期96-97,共2页钱君端 
设定“过程与方法”目标,优化教学,促进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是本轮课程与教材改革的亮点。发展中产生新问题,目前各方面对“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过程中“度”的把握失当现象颇多微词。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 创新型人才 优化教学 教材改革 实践型 课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