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

作品数:167被引量:4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厚江杨经华马德龙魏本亚陈洪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苏州中学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鲁迅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寓言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误读千年的“黔驴技穷”之“黔”
《文史天地》2023年第6期4-7,共4页孙娟 纳光舜 
“黔驴技穷”,出自唐代文学家柳宗元(773-819年)寓言故事《黔之驴》。字面意思是说:一头驴被人用船运到黔地,它的自卫能力就是用腿踢物,这一点小本领被黔中聪明的老虎识破,于是将它制服并吃掉。实际寓意是貌似强大、身无长技者,最终必...
关键词:柳宗元 寓言故事 《黔之驴》 字面意思 直接关联 文学家 
《黔之驴》教学中即兴表演的教学反思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32期297-297,共1页张修海 
教材分析:《黔之驴》是一篇著名的古典寓言故事,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三戒》中的一篇文章。主要通过写虎惧驴,识驴,戏驴,吃驴的情节,寄寓了作者对当时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抨击。也警示他人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迷惑,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
关键词:《黔之驴》 教学反思 即兴表演 寓言故事 教材分析 《三戒》 不良现象 学情分析 
以写促读:文言文寓言教学的新尝试——《黔之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2018年第4期63-67,共5页陈彤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黔之驴》的寓意,掌握通过议论明确中心分析寓意的方法。2.引导学生掌握表达寓意的方法:(1)通过有效议论,点明中心;(2)通过有效记叙(描写),为议论打基础。
关键词:《黔之驴》 课时教学设计 寓言教学 以写促读 文言文 引导学生 教学目标 寓意 
寓言类文本,教学内容如何择定--黄厚江《黔之驴》教学实录评析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7年第6期57-62,共6页黄厚江 汲安庆 
一、导入 师:今天和同学们一起学柳宗元的《黔之驴》,知道柳宗元吗?哪个朝代的? 生(齐声):唐代文学家。
关键词:《黔之驴》 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文本 寓言 柳宗元 文学家 同学 
以《黔之驴》为例谈寓言寓意的多元解读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7年第1期67-69,共3页嵇康 
寓言因为具有“哲理性”和“隐喻性”的特点,给读者解读带来了不少困难,而那些形象多、结构复杂的寓言,其寓意往往更是具有多元性。寓言寓意的多元解读可以从寓言形象、写作目的、时代认知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寓言 寓意 多元解读 《黔之驴》 
从“黔之驴”说开去
《党的生活(黑龙江)》2016年第8期59-59,共1页曹铁斌 
前不久,在一本书上看到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寓言《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尽其肉,乃去.”多少年来,...
关键词:《黔之驴》 柳宗元 文学家 寓言 
快快和妈妈读《三戒》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2016年第5期42-43,共2页郑春霞 
《三戒》含《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作者借糜、驴、鼠三种动物的可悲结局,对社会上那些倚仗人势、色厉内荏、作威作福的人进行辛辣的讽刺,很有现实教育意义。三篇寓言主题统一而又各自独立,形象生动,寓意深...
关键词:《三戒》 妈妈 《黔之驴》 教育意义 形象生动 寓意深刻 艺术境界 寓言 
《黔之驴》拓展阅读——越人遇狗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2016年第5期30-30,共1页邓牧 
越人道上遇狗,狗下首摇尾人言(1)曰:"我善猎,与若中分(2)。"越人喜,引而俱归,食以粱(3)肉,待之礼以人。狗得盛礼,日益倨(4),猎得兽,必尽啖乃已。或嗤越人曰:"尔饮食之(5),得兽,狗辄尽啖,将奚以狗为?"越人悟,因与分肉,...
关键词:黔之驴 拓展阅读 越人 李修生 元文 分肉 像人 古籍出版社 寓言故事 自取其祸 
论子弟书对唐代寓言的接受与重构——以《黔之驴》为例被引量:3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143-146,共4页陈洪 杨恂骅 
《黔之驴》是柳宗元含蕴深刻的寓言,"子弟书"是零琼碎玉式的北方民间曲艺。子弟书作者不但擅长化长为短,而且也常常将短小精悍的寓言转化为成本大套的剧本。子弟书在接受《黔之驴》基本情节、秉承真实寓意的基础上,融入玄奇元素,增强紧...
关键词:子弟书 黔之驴 接受 重构 
《黔之驴》教学设计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5年第9期70-72,共3页倪静 潘颖 
一、教学目标1.积累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初步学会翻译文言文。2.学习课文中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了解虎与驴的性格特征。3.理解文章的寓意,通过独立深思文章的寓意,提出多角度的创造性见解。4.了解古代寓言的基本特征。二、教...
关键词:《黔之驴》 教学设计 文言字词 教学目标 动作描写 性格特征 古代寓言 导入新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