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作品数:363被引量:816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永红邱正庆肖波刘红英梁秀龄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脊髓性肌萎缩症Ⅱ型合并妊娠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内蒙古医学杂志》2025年第3期375-378,共4页乌日罕 刘海枝 刘娜敏 陈雪梅 赵伟丽 马新宇 朱国辉 
孕妇38岁,G2PoA1,因进行性肌无力36年,停经26+6周,头晕1d,于2022年6月7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周期3~4d,间期28d,量中,色红,无痛经,末次月经2021年12月5日。于我院行孕期保健,孕期NT为1.2mm,胎儿畸形筛查未见异常。孕19周孕妇行染色体检...
关键词:脊髓性肌萎缩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妊娠 合并症 
中国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携带者筛查临床实践指南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24年第2期13-17,共5页《中国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携带者筛查的临床实践指南》制订组 杨飞 肖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1005300)。
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运动、感觉、认知等障碍,致残致死率高,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因此,开展孕前及孕早期夫妇携带者筛查,降低患儿出生率是防控关键。该临床实践指南目的在于发现携带...
关键词: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遗传咨询 临床实践指南 
BCHE复合杂合突变导致丁酰胆碱酯酶缺乏症合并癫痫一例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24年第2期159-160,F0003,共3页戚伶俐 钟媛 王艺轩 王丽波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青年发展基金(JDYY14202315)。
先天性丁酰胆碱酯酶缺乏症(butyrylcho-linesterase deficiency,BCHE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率为1/5 000~1/3 200,男女无明显差异,一般无明显症状,多为肝功能检查时无意间发现胆碱酯酶水平低下,也有患者因接受全身麻醉...
关键词:肝功能检查 丁酰胆碱酯酶 合并癫痫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缺乏症 复合杂合突变 意外发现 全身麻醉 
诺西那生钠在脊髓性肌萎缩症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山东医药》2023年第33期104-107,共4页刘晓晓 李渊明 尹榕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由运动神经元存活(SMN)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婴幼儿及儿童常见的致死性遗传病之一,分为SMA0型、SMAⅠ型、SMAⅡ型、SMAⅢ型、SMAⅥ型。诺西那生钠属于第二代反义寡核苷酸药物,由18个核苷酸组成,需...
关键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脊髓性肌萎缩症 反义寡核苷酸药物 诺西那生钠 
成人苯丙酮尿症1例家系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卒中与神经疾病》2023年第2期204-205,209,共3页任丹 于蕾 李航 温瑶 郑文旭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由于苯丙氨酸代谢异常导致疾病发生。中国的平均发病率约为1/11000,表现为南方地区低,北方地区高的特点,根据基因突变的不同分为经典型PKU和非经典型PKU,分别由苯...
关键词:苯丙酮尿症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基因突变 家系分析 PKU 苯丙氨酸羟化酶 四氢生物喋呤 代谢异常 
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实践指南被引量:11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实践指南工作组 熊晖 王艺 
复旦大学的2022年地高建项目:一流临床医学建设、临床研究中心管理体系建设、附属医院临床研究中心整合平台、脊髓性肌萎缩症多学科诊疗示范项目(DGF501053-2/059);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儿科医院“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多学科诊治与管理”项目(MDT20004)。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由于脊髓前角及α运动神经原退化变性,导致近端肢体及躯干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萎缩的神经变性病。SMA中最常见的类型是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突变所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即5号染色体长臂突变导致的5...
关键词:脊髓性肌萎缩症 临床实践指南 发病年龄 神经变性病 肌无力 携带率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脊髓前角 
新发突变致LAMA2相关先天性肌营养不良1例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22年第3期231-233,共3页陈会 曾向东 刘平 王燕娟 胡文广 
LAMA2相关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系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肌营养不良亚型,欧美国家多见,属于小儿神经系统罕见病,其预后差,致残率高。自1995年Helbling-Leclerc等[1]首次报道LAMA2基因突变可致先天性肌营养不良后,国内外...
关键词:先天性肌营养不良 罕见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确诊病例 预后差 文献报道 病例数 新发突变 
PANK2基因纯合突变所致的PKAN病1例报道
《卒中与神经疾病》2021年第4期445-446,450,共3页黄志宏 唐震宇 陈珍珍 黎敏 
江西省科技厅应用研究培育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20181BBG780367)。
泛酸激酶相关性神经变性疾病(Pantothenate kinase-associated neurodegeneration, PKAN),曾被称为Hallervorden-Spatz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234200),该病在1992年首次被Hallervorden和Spatz ...
关键词:铁沉积 神经变性疾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基底神经节 PKA 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 脑铁 纯合突变 
脊髓性肌萎缩症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被引量:78
《中华医学杂志》2019年第19期1460-1467,共8页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 北京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 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 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 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康复学组 熊晖 宋昉 袁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6YFC0901505);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Z151100003915126).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由于脊髓前角及延髓运动神经元变性,导致近端肢体和躯干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萎缩的神经变性病。尽管SMA可由多种基因突变引起,但一般特指由于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urvival motor ne...
关键词:脊髓性肌萎缩症 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 学科管理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专家 中国人群 基因突变 神经元变性 
以肝病为首发症状姐妹2人肝豆状核变性被引量:1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8年第6期366-367,共2页丁晓蕊 贾兴芳 史宁 刘成霞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4HQ072);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4WS0490));滨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5ZC0319)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名Wilson病(WD),是一种发病率低的铜代谢障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铜离子蓄积于体内在肝、脑、肾、角膜等,引起进行性加重的肝硬化、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K-F环等。本疾病是...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首发症状 肝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Wilson病 锥体外系症状 相关疾病 铜代谢障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